莫言获奖的思考散文(3)

时间:2021-08-31

  再著名的作家也是人,是人就会优缺点。由于自身的经历,学识,对事物的认知程度的局限性。再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有其糟粕的一面。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至于有人质疑莫言抄写了一遍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我觉得这对莫言本身的创作没有太大的关系。中国四十岁以上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应该人人知道《讲话》,也都用心地阅读过,抄写一遍也不是个什么过错。讲话提倡广大文艺创作者要到火热的生活中去,要到最基层去,要为劳苦大众服务。明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指导方针。虽然有些东西有当时时代的烙印,但是拿这件事情和莫言说事。我觉得未免心胸狭窄,其动机让人质疑。因为一个人在年少的时候,学习都是偏颇的,囫囵吞枣的。因为他就根本不知道什么东西对自己有用,什么东西对自己没用。几十年以后,你再说他读的什么书,抄写的什么东西不对,这就是典型的吹毛求疵。

  莫言获奖之所以饱受争议,是因为中国获奖的作家太少。世界对中国,中国自己对中国都没有一个清楚全面的认识。

  莫言获奖以后,马悦然在香港爆料,说山东作协某位文化官员写信贿赂他,要马先生帮忙。如果让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奖金全部归马悦然,他只要获奖证书。以马老的声望和品性,不会是信口开河,写这个信的应该确有其人其事。

  要说莫言获得诺奖,给中国乃至给山东人民争光的话。那么山东这个文化官员的贿赂信,应该给山东乃至整个中国人民蒙羞。这样的官员,不学无术,贿赂都搞到诺奖评委会去了。中纪委,反贪局还不找他,更待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