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莫言《粮食》有感

时间:2021-08-31

【读莫言《粮食》有感篇一】

  伊回到家,找来一只瓦盆,盆里倒了几瓢清水,又找来一根筷子,低下头,弯下腰,将筷子伸到咽喉深处,用力拨了几拨,一群豌豆粒儿伴随着伊的胃液,抖簌簌落在瓦盆里……伊吐完豌豆,死蛇一样躺在草上,幸福地看着孩子们和婆婆围着瓦盆抢食。我不太读莫言的小说,不是因为他讲的故事“泥土味”重,而是因为所写的情节里有太多的苦难与贫穷,如《红高粱》读来压抑、沉闷、难受。

  伊就这样跪在盛了清水的瓦盆前,双手按着地,高耸着尖尖的胛骨,大张着嘴巴,哗啦啦,哗啦啦,吐出了豌豆、玉米、谷子、高粱……用这种方法,伊使自己的三个孩子和婆婆获得了一些蛋白质和维生素。婆婆得享高寿,孩子发育良好。

  这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个真实故事,这故事对我的启示是:母亲是伟大的,粮食是珍贵的。

  因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大量翻译成各国文字,相信不久以后,最为国际友人所熟知的中国文学家将会是莫言,不再是鲁迅;国际友人耳熟能详的文学形象也将不再是阿Q,而是莫言某部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有人说,莫言将取代鲁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标志性人物。我以为,这一切都不确定,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

  前段时间,偶然看到莫言写的《粮食》,有意无意间读毕,感慨良多。《粮食》全文讲述了一位母亲每天将磨坊里的豌豆塞到嘴里、不咀嚼、囫囵咽下,回家后再设法呕吐出来,以此养活家人,读后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特别是《粮食》的结尾画龙点睛,打开了我尘封已久的,关于物质极度匮乏年代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