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冰雪美人》赏析(5)

时间:2021-08-31

  我们自然无须把孟喜喜的隐忍生硬地提升为先人后己的高贵品质。如果注意到她在学校时承受辱骂和责罚的那份坦然与平静,我们就会发现:孟喜喜这种强忍痛苦而保持从容的生命姿态正是她一贯受辱不惊的精神气度的显现和延伸。因此,孟喜喜对管医生的怠慢并不是太在意,与在学校里她所受的不公正待遇相比,管医生已经算够客气的了。换言之,对于受惯了年级主任之流的恶毒攻击和世人冷眼的孟喜喜而言,叔叔那含义模糊的 “点点头”也许已是对她极大的尊重了。由此,我们才会真正理解年级主任对孟喜喜的心灵戕害达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她那有失教师身份的恶毒让年少的孟喜喜过早地体验到了人心之阴冷、人世之险恶;使她逐渐地习惯了社会对自己的不公正,从而表现出一种满不在乎的姿态,并用这“不在乎”维持着自己有限的自尊。同时我们也才会更清楚地认识到孟喜喜平常生活在一个怎样严酷的环境中,又忍受了多少屈辱与伤害。因为,当一个本性善良的人长期承受太多会压力所致的痛苦时,他就会因承受力的加强而忽略或轻视很多相比之下微不足道的痛苦。

  如果说孟喜喜隐忍的性格是导致她死亡的内因之一的话,那么我们绝不能说她是自作自受,因为形成这种性格的基础除了她的本性善良之外,还有环境的因素。孟喜喜的意外死亡虽然只是发生在诊所里,但是却与年级主任以及那些冷酷的社会心理世界有着不可忽视的牵连,孟喜喜的悲剧是多种因素的合力所致,而绝不仅仅与管医生一人有关。只有看到这一点,我们才算对本文开头的问题有了较明确的回答,至此,我们也才较准确地触摸到了这个悲剧故事的内核。鲁迅说: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我认为孟喜喜作为受难者形象的价值就显现于她被毁灭的过程中。当听到她最后那一声 “悠长的叹息”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如此感叹:她死得多么像一位圣徒啊!“冰雪美人”的意象在此刻获得了圣光照耀而动人心魄。对于充满同情心的读者来说,谁都不希望孟喜喜就此死掉,但就艺术形象的圆满性而言,正是她意外的死亡成全了 “冰雪美人”这一雕塑般的形象—— 莫言正是以合乎逻辑的人物命运轨迹实现了艺术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