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透明的红萝卜》赏析(3)

时间:2021-08-31

  因此,《透明的红萝卜》并不玄虚。作者想表现他对生活的一定感情和态度,但是他没有采用人们都十分熟悉的写实方法,而是藉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 将现实因素和非现实因素溶成一体,形成一种十分特殊的小说艺术形象。这种小说写法自然与追求“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方法,有明显的不同。不过,如此处理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我国伟大画家齐白石曾有一个很好的概括,叫做“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或许有人认为这原则只适合于中国画的画理,用之文学则不然。这 看法恐怕可以商榷。我国古典小说中的皇皇巨作《红楼梦》,从大的情节构架至小的生活细节,都有现实因素和非现实因素的交织,其遵循的原则恐怕也正是“妙在 似与不似之间”。倘再研究其他小说,如六朝志怪、唐宋传奇乃至“三言”、“二拍”等等,就更可看出这是我国小说艺术的独有传统。说起来,《透明的红萝卜》 还应算做是恢复这个传统的一个很有成效的努力呢。

  《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的成名作。1985年在《中国作家》第二期发表的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多少给人一种迷离恍惚之感。 它所描写的一切,似乎是现实的,又是非现实的,是经验的,又是非经验的,是透明的,又是不透明的。小说这种独特的艺术形象和艺术效果,使人们获得一种新鲜 的、陌生的审美经验。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1.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2.莫言《透明的红萝卜》节选3.莫言《透明的红萝卜》主要人物

4.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5.莫言《透明的红萝卜》创作背景及作品主题

6.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7.莫言《檀香刑》的人物形象解读

8.莫言《红高粱》的创作特色

9.莫言丰乳肥臀读后感

10.莫言小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