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代表作和内容简介(3)

时间:2021-08-31

  《生死疲劳》似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那是一幅具有佛教色彩的敦煌壁画,它对一块神秘颓败、冤魂缠绕的土地有着史诗性的总结,有一种宗教式的巨大悲悯深藏其中,让我们想起敦煌壁画中那些古老的卷草和联壁纹,还有关于舍身饲虎、割肉贸鸽的佛国传说。

  而《蛙》的题材则有着高度的敏感性。计划生育在中国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和必要性,但必然与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的生育权发生剧烈的冲突,莫言把两难困境写得千回百转,如同一幅工笔市井图画。《蛙》荣获去年茅奖。

  康定斯基曾经说过:“试图在现代艺术中找到现实的常态形象,找到对物质世界的誊写是不可能的。”在当下的中国,似乎更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认为,对比那些所谓的现实主义作品,莫言的神秘魔幻,残酷血腥,乃至由此而产生的“卑劣与美”,倒是真实的。

  在八十年代出道的作家里,我与莫言相识算是相当晚的。记得九六年的某次会上,吃饭时他坐我旁边,我向他转达了他的翻译葛浩文要我转达的话(我当时刚从美国回来),他竟然毫无表情,等饭吃完了,他才微笑着说了一声:“徐小斌,谢谢你。”他的这种话语方式让我颇为吃惊,也曾问过与他相熟的朋友,笑答曰:“莫言,就是讷于言的。”然而时隔十五年之后——去年我和他一起去澳大利亚,他主持会议,将东西方文化交融一处,引经据典妙趣横生,不断引起与会者会心的笑声与掌声,他极佳的口才再次惊到我了,原来,这十五年,莫言不但在小说上收获颇丰,在表达方式上竟然也如同《国王的演讲》一般有了质的飞跃。

  三十年前《透明的红萝卜》中那个失语的男孩,学会了向世界完美的表达。

上一篇:莫言代表作品 下一篇:“农民”贾平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