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莫言优秀作文(2)

时间:2021-08-31

  我也深切地理解并同情莫言现在所面临的尴尬境地,不得不出席一系列诸如应酬采访的活动。也难怪当央视问及其幸福与否时,他说“我不知道”。要是我,定不会说出“我耳朵不好”的精辟话语,也不会直抒胸臆,坦白说自己不知道。

  获奖后的莫言已然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前些日子去买书,告以售罄,看来是有价无市,供不应求,这情形胜过当年余秋雨出《文化苦旅》。很多沉弱于网络文学的人抽身去买纸质书籍,无疑推动了文化发展,让淤积不畅的文学血脉得以流通。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这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有些时候,往往你很用心做一件事,结果却不会让所有人满意。你很用心写的文字,也不会让所有人都称心,莫言的文字正遭受着这种磨合。

  莫老曾说: “你可以不看我的所有作品。但你如果要了解我,应该看我的《丰乳肥臀》。”问及一同学对此书的评价, 曰:审美畸形,黄到一塌糊涂。我瞥了他一眼,没说什么,假如我是莫言,我会说什么呢?我该说什么呢?

  莫言,莫若不言。

  的确,文化需要氛围,欣慰的是,这股风气正在形成。不幸的是,这股风气里掺了太多杂质,南橘北枳,被文化界誉为饕餮盛宴的字句咀嚼市井中不免变了味道。当然,这无疑提醒“我”更应关注作品的内涵,近平民的日常生活, “我”在引导这种风气的同时,更应以严肃的目光来审视自身,注重不同群体阅读理解能力的差异,以避免误读。

  莫言是山东高密裁出的一块布匹,也许他会被做成耀眼的锦衣华服,让世人艳羡其外表;也许他会被织成贴心的夹袄,温人心,暖人意,无言中有温情流转。但若是“我”,我会是另一条丝绸之路:横贯中西,做中西文化交融的桥梁,绵亘古今,弥补文化传承的断代。  最后,假如我是莫言,我想我会谈谈今后的文学创作之路,作为扎根于土地的作者,会继续编织自己惆怅的乡土情结,写家乡高密红黄青紫的土地,让“我爷爷”余占鳌式的人物上演一幕幕悲欢离合的故事。当然我会借鉴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完善自身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真正做到以魔幻现实主义融和民间故事、历史和现实。至于“我”会不会改变文风,这依旧是未知数。假如我是莫言,但仅仅是假设,我终不会是莫言,我只是自己,也许,他文字流传的寿命会长于我的寿命,这是多么悲哀不争的事实啊!

  窃以为, “假如我是莫言”这一题目没有多大的价值,每个人都应该做自已。谁能保证你就不会是某些年后的诺奖得主呢?到那时,会不会有题目名为“假如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