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莫言优秀作文

时间:2021-08-31

  昨夜回家即收到这样一则消息,莫言将于凌晨在瑞典文学院发表演讲。

  莫言。又是莫言。

  自莫言搞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以来,有关莫言的报道层出不穷。莫言,成了妇孺皆知的名词。面对褒贬不一的评价,面对商业利益的暗流涌动,莫言该何去何从?我常想,假如我是莫言,我该如何?

  诚如《论语》所言,吾日三省吾身。但是切莫让这成为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羁绊住自己。自省己身,更应该看清现实。尽管“我”得过茅盾文学奖,但是没有获得诺奖,知名度仍然不高,以至于诺奖公布之后,很多人问,莫言是谁,让人误以为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孙猴子,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在诺奖的官网调查中,有5g%的读者未曾读过莫言作品。5g%,多么值得深思玩味的数字。

  很多人说“我”得了诺奖之后变了,有些话在得奖之前“我”是不敢说的。诸如“我”曾担心巩俐演砸《红高粱》,说我是腰杆硬了、底气足了说话也硬气了。 “我”是要自辩的,暂且理解为“树大招风”,但作为当代严肃文学作家的代表, “我”有权利去挑明理想和现实的反差,也有义务去逆构丰满的理想,抑恶扬善,而非唯唯喏喏。只有用犀利尖锐的笔触剖析社会的病灶,用瑰丽磅礴的想象去虚拟臆想的美好, “我”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商人的眼睛永远是围着钱转的。据悉,在莫言获奖前,他的作品在网络上都是打折销售的,在其获奖后身价立马翻盘。莫言,成了被消费的莫言,深受商家追捧。文化谋利的风无孔不入,吹遍大地,难怪有人在其获奖后一声长叹:看哪,他又大赚了一笔。假如我是莫言,定当警惕,莫让眼睛沾染了世俗的尘埃,莫让功利的风吹进自己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