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为何不做官(3)

时间:2021-08-31

  虽然孟浩然没有得到官职,但他已经进入了“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的不朽人物行列。从这个意义上说,孟浩然没有什么损失。有损失的是李唐王朝,失去了一个可以为它“润色鸿业”的杰出诗人,失去了一段诗人得到重用、“野无遗贤”的佳话。

  也许有人会说,孟浩然等人缺少政治才干,根本不适合担任朝廷要员。我认为,这是似是而非的观点。一个朝代,假如有一个好的制度,政府官员的作用其实是有限的——作用大了才是怪事,那叫弄权。再说,这些诗人做不好宰相,做不好吏部、刑部尚书,在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手下做个副手,做个礼部尚书,做个文化部长,作协主席之类的,总是可以的。这些诗人“恃才自傲”,往往是有缘故的。一个能做局长、部长的人,却只让他做股长、科长,甚至什么长也不给做,他能没有牢骚吗?识别一个人才不容易,因为他们写过一两句表现性情、发泄牢骚的诗,就不敢任用,是庸主的通病。至少,让这些有文学才华的人做官,总比李林甫、杨国忠之流祸国殃民的主儿好一些吧。我一直认为,能够写出“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这样诗句的孟浩然,做个太平宰相,应该是可以胜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