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陆游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开头两句暗用汉朝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写自己当年壮志与戍守边防的情形。“万里觅封侯”见《后汉书?班超传》:班超少有大志,曾经投笔叹息说,“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后来投笔从戎,在西域立了大功,封定远侯。此处词人借以表达了自己要像班超那样为国平定外患,建功立业的志愿。“匹马戍梁州”,指词人48岁时在南郑川陕宣抚使王炎手下任“干办公事”时的生活,他曾单枪匹马地往来前线。“匹马”一词,描绘出当年雄姿勃勃的形象。“梁州”,此处指陕西南郑一带地区,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市。“戍梁州”不仅写了他当年从军戍守边城,而且也写出了他的雄图大略。他曾在《平戎策》里指出,要恢复中原,必须建立一个可以制金人于死命的军事根据地。他计划在川陕打下一个稳固的政治、军事基础,这样不仅可以取得和金人斗争中在长江上游的优势,而且可以恢复关中,进一步收复中原,实现中兴宋室的壮举。在戍梁州时,他曾向王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则攻,无则守”。可是这个计划始终未能实现。因此,怎不使他悲叹“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呢?自己的雄图大略不能实现,驻守边塞的往事也像梦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闲居山阴,当年裘皮征衣也已积满灰尘而显得陈旧了。这两句借眼前衣物来书写长期被投降派打击罢黜闲居的情况,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愤慨。

  下阕继续抒发报国无方的郁愤情怀。“胡未灭”三句,写自己时时思念报国,完成统一大业,然而壮志难酬,令人无限悲愤。“胡”字,指占领中原的金人。“鬓先秋”指白发早如秋霜,颇有“一事无成两鬓斑”之慨。“泪空流”,一个“空”字,带出多少感慨与悲痛。结句概括了词人晚年生活与思想的矛盾。“心在天山”的“天山”,亦即祁连山,古战场,这里借指前方。陆游《新年》诗:“稽山剡曲虽堪乐,终忆祁连古战场。”《秋思》诗:“慨然此夕江湖梦,犹绕天山古战场。”可见他总是惦念着边防战事。“身老沧洲”中的“沧洲”,犹言江湖,喻高士隐居之地。扬雄《檄灵赋》:“世有黄公者,起于沧洲,怡神养性,与道浮游。”此处写他被黜家乡,老于山野,对国事无能为力的愤慨,这是一位爱国者的血泪之歌,令人难以卒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