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乡》优秀教案(2)

时间:2021-08-31

第二课时

【要点】人物与主题

一、课文中写了故乡哪些人,主要写了谁?

  如果说故乡景色的悲凉可能会受到“我”的心情的影响(怎样的心情?)或者天气的影响(怎样的天气?),而故乡的人却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闺土 杨二嫂 水生 宏儿 母亲 我

二、我们先来看看二十年后的闰土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哀.

  1、描写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淳朴天真、可亲可爱 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

  动作语态 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对“我”的态度 情真意切亲密无间 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的态度 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将希望寄托神灵

  2、变化原因

  社会的: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时间这块励石上,活生生地把一个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个木偶人。

  阶级的:一声“老爷!”就把自己与儿时的好友隔在了无形的厚障壁的两边;带回家去的香炉、烛台何尝不是在增加这厚障壁的高度呢!

  结论:闰土是在生活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劳苦民众的代表。

三、杨二嫂:

  外貌:西施 圆规”

  职业与性格:美貌招生意 无业 泼悍、放肆、尖刻、自私

  结论:杨二嫂是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

四、“我”的形象及其意义

  (1)叙述者线索人物------小说真实 便于抒情

  (2)我的思想感情怎么样----悲哀 愤怒别离 希望

  (3)怎样对待闰土----悲哀中同情 遗憾中关注

  结论: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我”: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美丽,只有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五、“我”母亲:

  慈祥、宽容、厚道地对待所有的人,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却没有给她以公平:变卖家产,告别家园,跟儿子去外地谋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六、水生宏儿:

  20年前的闰土和 “我”,20年后,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我;对他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

  结论: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也便有了路。” -------- 希望

  板书:

  景

  悲(对 比) 变〒农村破败 人际隔膜

  人

  【小结】“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表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