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东《鲁迅是语文的金钥匙》原文欣赏(4)

时间:2021-08-31

  比如我们读完《孔乙己》之后,有种感觉久久挥之不去,不是特别深,也不是特别淡,就是那个劲儿。到底是一个什么劲儿?孔乙己给我们留下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我们老想总结,但是一总结可能就错了。鲁迅读二十四史怎么能读出“吃人”两个字来呢?这绝不是用总结“中心思想”的办法总结出来的,而是产生了一种直指人心的感觉。他反复读,读着读着“吃人”两个字就冒出来了。我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孔乙己》里一个很不重要的细节:小伙计被推荐到酒店,这小伙计很笨,但因为荐头的面子大,辞退不得,于是就负责一个很不重要的工作。为什么?因为他不会羼水,这个酒店是经常要往酒里羼水的。往酒里羼水这个细节竟然这么重要!尽管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但对整篇的气氛有影响。往酒里羼水的意思,概括成两个字,恰恰就是“凉薄”,人情凉薄!而整个一篇《孔乙己》讲的就是凉薄。我们总结《孔乙己》说是封建礼教的弊端、批判科举制度等,这都是从我们所受的教育、政治观念出发,反加到孔乙己身上的概念,这个“中心思想”也不能说错,但这不是根。为什么一个外国人读了《孔乙己》心里也不好受呢?他对科举制度一无所知,他对中国当时的社会根本不了解,但他读了《孔乙己》之后心里也难过。因为《孔乙己》写出了具有普遍人性意义的人与人之间的漠不关心,一种痛心的凉薄。孔乙己在场的时候使人们这么快活,但是孔乙己不在的时候,“大家便也这么过”,这才是《孔乙己》这篇小说最打动人心的地方。这个人给大家带来欢笑,但活着死了都没有人关心他,只有老板记着他还欠十九文钱,这恰恰是一种世态炎凉。鲁迅本能地把握住了这种东西。

  再比如《故乡》,读了之后也有一种感觉让人久久挥之不去。我想读过《故乡》的学生,可能对教师归纳的中心思想都忘了,但是忘不了小说里的那个画面: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上一个少年戴着银项圈。这个画面是永远忘不掉的。其实如果写在别的小说里,也不见得这么难忘,为什么《故乡》里的这一段这么难忘呢?我觉得这一段是故乡的灵魂,就像诗歌有诗眼一样,这是题眼。为什么说它是题眼呢?因为《故乡》讲的是一个希望的主题,这个“望”字的本义恰恰是月圆(农历每个月的十五叫“望”),鲁迅恰恰是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使用“望”这个字的,他精心描画了一轮圆月。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我们随便看到一个汉字,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文化积淀就发生了作用。中国人看到“春”这个字,想到的绝不仅仅是那个季节,而是有很多说不出来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影响自己、影响别人。《故乡》其实在讲希望,这就超越了具体的时代。鲁迅就是这样来使用这个“望”字的。这样使用的方法,是章太炎在日本每个礼拜给鲁迅他们上的文字课里所教的,所以鲁迅早期写的文章里有好多字我们不认识,他那时喜欢用特别古老的字。  鲁迅是完整的,他的才、学、识结为一体,于是才能写任何文章都既切题又别开生面。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讲出鲁迅丰富多彩的一面。我在央视《百家讲坛》侧重讲的是鲁迅人性的一面,讲他的痛苦,讲他的智慧,讲鲁迅永远站在弱势群体一面,谁受压迫他为谁说话。鲁迅其实是文化界大侠,他抑强扶弱,自己也受欺负,但他又不是一个简单的牺牲者,他也让自己尽量过得好,不做无谓的牺牲。

  鲁迅的一生用钱理群老师的话说是“生命的大飞扬”。他在《死火》里表达了这个思想——“与其冻灭,不如烧完”。他的苦乐是深刻的苦乐,我们体会到他的苦乐,就能看清自己的苦乐。总的说来,如果能把鲁迅这把金钥匙掌握好,对于学习其他现代文、文言文,都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带动语文教学整体前进,更重要的是还能完善学生的品格,可谓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