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鲁迅3000字(3)

时间:2021-08-31

  第四,就是鲁迅的新文化方向。毛泽东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我认为,这绝不是在当时说着好听,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在我们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国家主席同志为我们制订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其中就指出了新时期的文化,必须是先进的科学文化。在文学艺术以及其他文化领域,必须以先进作为指导。这同鲁迅的新文化方向,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不谋而合,是完全一致的。这方面的内容很多,不是一篇短文所能穷尽的,这里只说一点。鲁迅的志于文学,绝不是为文学而文学,他是深深懂得文学唤醒国人、给国人以精神鼓舞的重要作用。他所坚持的文学方向,就是为了唤醒国人的精神,在对敌斗争、建设家园等等方面,给以精神鼓舞。他写了众多的杂文,就是为了这一点;他创造出了不朽的文学形象,也是为了这一点。他的第一篇小说,也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二千多年的万恶的私有制的旧社会,广大的劳苦群众,就是处在被剥削被压迫的深渊,精辟地用“吃人”二字一言以蔽之。他把同情心完全放在了劳苦大众这一边,对万恶的旧社会的反动统治,加以无情地抨击!

  到了新时代,鲁迅的这个文学方向就不需要了吗?我看未必。创造文学形象、艺术形象是为了什么?在鲁迅的笔下,创造了阿Q 、祥林嫂、润土、藤野先生等等,尽管这些形象不是高大全的战斗英雄,但是这些形象活在人民心中所起的作用,就是起到了认识现实、猛醒奋斗的作用。鲁迅的这种文学精神,难道不是需要我们深加学习与坚持发扬的吗?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不少好的文学作品,创造出了不少令人振奋与鼓舞的艺术形象,比如电视连续剧《渴望》中的刘慧芳、《康熙大帝》中的康熙、《英雄无悔》中的高天、尤其是令人敬佩与难以忘怀的《任长霞》中的任长霞。可是,在看了诸多文学艺术作品之后,给人的感觉是,文学艺术的先进方向、新文化方向,有所偏离,比如,追求票房价值,不是表现美,而是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这能给人以鼓舞与振奋向前的作用吗?我当然不赞成刻板式的文艺作品,我认为,那些公式化、概念化、口号化的所谓文学艺术形象,是没有生命力的。鲁迅所创造的文学形象则不同,可以说,好多文学艺术形象都具有永久的魅力。比如孔乙已,只不过运用简单的几笔,就把旧社会一个穷酸潦倒的秀才勾画出来,老是活动在人们的面前,使人对之同情与可怜,从而痛恨旧社会吃人的人与人的关系,——读者会觉得:不抗争,不奋斗,连自己都是无路可走——那就只有投向革命了!  所以,我坚持认为,鲁迅的方向,就是我们新时代应该坚持的方向。国家主席同志在他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把这一新文化方向阐述得最科学、最全面,是我们国人决心要为之奋斗的!

  限于篇幅,只能挂一漏万地说了这些。实际上鲁迅精神宏大而宝贵的内涵,远不止此。伟大领袖毛泽东对鲁迅精神作过高度科学的总结;当时的战争年代,针对性当然很强,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鲁迅精神是一座巨大的宝藏,有待我们后人开掘的地方很多,尤其是我国步入二十一世纪,需要开辟的地方一定更多。我的上面所写,只能是抛砖引玉!让我们在新时代,开辟出鼓舞时代前进的更加宝贵的鲁迅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