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野草》散文集:《死后》(3)

时间:2021-08-31

四、市侩奸商唯利是图近乎极致。

  奸商不仅在活人身上赚钱,而且还不忘在死人身上深打算盘:

  “您好?您死了么?”

  是一个颇为耳熟的声音。睁眼看时,却是勃古斋旧书铺的跑外的小伙计。不见约有二十多年了。倒还是那一副老样子。我又看看六面的壁,委实太毛糙,简直毫没有加过一点修刮,锯绒还是毛毵毵的。

  “那不碍事,那不要紧。”

  “我”本是已死了人,可那店跑外的小伙子还投我所好,将书推销给“我”,“我”诧异,疑惑,可对方还说不碍事。奸商们完全钻到钱眼里去了。钻到钱眼去,他所考虑就只是钱,而没有对人的真正的关怀。人与人之间只剩了钱,而不存在真正的感情,这个社会是不是可虑?鲁迅对冷漠的人际关系的分析也可以说到极致了。

五、对旧文化旧思想的抨击。

  选择勃古斋旧书铺的跑外的小伙计推销一本代表了经学经典的《公羊传》,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体现了鲁迅先生取材的用意。鲁迅先生是五四运动后思想解放运动以及打倒孔家店的先驱,一向关注的重点都是中国大众被封建文化思想的影响,就如《狂人日记》最后所说,要“救救孩子”,别让孩子被封建思想给“吃”了,这里所说的,已经不止是封建吃“孩子”,而是甚至向“死人”张开它的血盆大口,足见它戕害之大,人们中毒之深。所以我觉得,鲁迅先生在此的描写是有深意的:

  他一面打开暗蓝色布的包裹来。“这是明板《公羊传》,嘉靖黑口本,给您送来了。您留下他罢。这是……。”

  “你!”我诧异地看定他的眼睛,说,“你莫非真正胡涂了?你看我这模样,还要看什么明版?……”

  “那可以看,那不碍事。”

  我即刻闭上眼睛,因为对他很烦厌。停了一会,没有声息,他大约走了。六、体现了鲁迅先生革命战士的战斗精神

  在《死后》最后几段,鲁迅借“我”之口,也表达了自己与各种劣习、罪恶斗争到底的精神,表现了一个战士的真正风貌:

  “几个朋友祝我安乐,几个仇知敌祝我灭亡。我却总是既不安乐,也不灭亡地不上不下地生活下来,都不能副任何一面的期望。现在又影一般死掉了,连仇敌也不使知道,不肯赠给他们一点惠而不费的欢欣。……”

  “然而终于也没有眼泪留下,只看见眼前仿佛火光一闪,我于是坐了起来”

  这一段文字表露了一个战士革命的心声。鲁迅活着要同敌人进行无情的斗争,即使死了,也要象“这样的战士”和梦境中的“我”那样悄悄地“影一般死掉”,决不给敌人赏玩自己“痛苦”的娱乐,也决不肯赠给敌人一点“惠而不费的欢欣”,直至最后“坐了起来”。

  鲁迅先生鲜明的斗争态度是一般人远远不及的。

  向鲁迅学习、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