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与《苦斋记》赏析比较(2)

时间:2021-08-31

三、托物言志:细描写妙抒情;实叙述真议论

  《陋室铭》作为一篇铭文,不仅句式上骈散结合,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而且写作技法运用繁杂,描写中有对比、白描、反衬、借代,议论抒情中有比兴、类比、隐寓、用典,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的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高洁隐逸的情怀。文章借助陋室说理,以抒情的笔调表明作者高洁的品格,事中见理,景中显情,诚可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把作者的闲情逸事,居室美景写得含蓄生动而意韵悠远。

  还要提的是《陋室铭》,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富贵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感。这种方式是运用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从反向立意。

  《苦斋记》是一篇颇为别致的书斋记。它不像一般书斋记写其环境的优美清静,主人的闲适高雅,而是本着眼于苦字。全文以苦字起笔发端,又以苦字收结终章,一个苦字,贯串始终,前后勾连,互为呼应,脉络分明,中心突出。从表达方式是先记述,写苦斋的地理环境和物产,以及其主人的生活情况与乐趣,后议论,借主人言论阐发了苦与乐的相为倚伏苦生于乐,乐由苦来的辩证关系与生活哲理,批评了膏粱之子的安逸享乐的思想,表现了苦斋主人甘于苦中求乐的宽敞襟怀。前者表现苦况,后者阐释苦义。

  两篇文章表现手法有别,不过,异中有同,这就是都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陋室和苦斋表达了特别的封建知识分子的独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