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诗及翻译(3)

时间:2021-08-31

  《八月十五夜玩月》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翻译】

  老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整个天宇人世。暑气已退,天空明净;而秋色澄明,万物清丽。满天繁星的光彩都让给月色占了先,连金风玉露都透发出耀人的光芒。经常变换的是人间,而月亮依然是恒久的。

  《缺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如下: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

  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

  【翻译】

  故人已经离开很久了,窗下古琴已许久没弹,早已经积满了灰尘。自己自斟自饮借酒浇愁,岂料独酌了无趣,愁浓酒难消,力不能斟酒,乃是心不堪其苦。此时夜已深,人无眠,寒气透过稀疏的帘幕侵室,遥望见远处夜色中萤火点点,忽明忽暗,夜色静谧而幽阔;起身徘徊庭院,更深露重寒湿衣。天地间的一切物象和声响,都触动情思,此时内心的这份孤独苦闷渐积如山重,心灵似乎也不堪承受其重。

  《秋词二首》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翻译】

  秋天来了,山明水净的,夜晚已经有了霜;树叶由绿转变为焦黄色,而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的树叶中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像春色那样使人发狂了。

  《巫山神女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

  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

  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

  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

  《竹枝词二首其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翻译】

  正是一场太阳雨后,两岸杨柳摇曳,青翠欲滴,江面水位初涨,平静如镜.少女心情抑郁地漫步在岸边,忽然,一阵悠扬的歌声从江上随风飘来,仔细一听,原来是久无音讯的情郎思恋自己的情歌.东边阳光灿烂西边雨绵绵,原以为是无情实则还有情。

  《望夫石》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翻译】

  整天地盼望丈夫而丈夫不归来,她最后化成孤立的石头苦苦相思。这妇人在这里望夫已经是几千年了,还是当年刚刚站在这里遥望的形象。

  《台城》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翻译】

  六朝皇城一朝比一朝豪华,陈后主的结绮临春最豪奢。千门万户的楼阁成了野草,只因为一曲《玉树后庭花》。

  《生公讲堂》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江令宅》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忆江南词二首其一》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翻译】

  春光去时离情依依,像在感谢留恋她的洛阳人。柔弱的柳条随风飘扬,像举起衣袖告别离去的春;丛生的兰花被露水沾湿,像惜春的泪水湿透了罗巾;那伤春的美女独坐庭院,望着柳和花将愁眉皱紧。

  《忆江南词二首其二》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惟待见青天。

  【翻译】

  春光正在离去啊,都来珍惜这阳光灿烂的暮春天。那小溪的潺潺流水上,还漂浮着美丽的桃花花瓣;最好是默默无语地看呀想呀,沉醉在竹叶酒的酒杯前。为了抓住这最后的春景,只盼天天遇上万里无云的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