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题目:华佗论刘禹锡(3)

时间:2021-08-31

  8.B(本题综合考查文本内容和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B项句子的意思应该为后来的糊涂人,又用这作为轻易杀人的借口)

  9.C(本题综合考查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第三段作者以孙权和孔融为例,并非以对比突出曹操的残暴,而是共同来揭示当权者轻杀材能的普遍)

  【附一】文言文阅读参考译文

  史书上说华佗因自恃才能而厌恶服侍权贵,为曹操所恼恨。荀彧请求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这关系到人命,应该考虑他医术高明而宽恕他。 曹操说:何必担忧天下没有这样的鼠辈呢!最终因为拷打而使华佗死在狱中。直到他的爱子曹冲生病将死、他发现救治也挽救不了儿子性命的时候,才有后悔杀死华佗的叹息。唉,凭着曹操能够洞察事物细微变化的深明韬略,然而还是如此轻易地杀掉人材。荀彧有这样高的智谋、门第和名望,用十分明白的道理来责问他,然而还是不能使他的怒气平息。掌权者发怒,真害怕这样的事情啊,对这样的事情也是执柄者要谨慎的啊!

  推究那些史学家在史册上记载这件事的原因,这是为了使后人放宽对有才能的人的刑罚,采纳贤德的人的劝告,而惩戒残暴者的轻率杀戮。因此从华佗恃能到曹操后悔,全都详细地记载在史书上了。后来的糊涂人,又用这作为轻易杀人的借口,真可悲啊!贤能的人不会没有过失,假如按法理处置,有的人一定会提出宽恕他的请求。这时候,那些奸佞小人都会说:何必担忧天下没有人材呢!竟不知道到了后悔之时,才会痛惜人材的不可多得。有人一定会发出惋惜人材的叹息。这时候,那些奸佞小人都会说:譬如他死了,又会怎么样?竟不知道到了后悔的时候,才会痛惜被处死的人才不能够重新获得生命。这能不说是极大的悲哀吗?  拿华佗不该杀来说,是十分明白而不用多说的。我只是担心那史书上的意义阐发不足,于是把这层意思推论而发挥罢了。我看自曹魏以来,那些掌握死生权柄的人,因一怒就杀掉人材的情况是很多的。我又何须写华佗的事呢?唉!不忘记以前的事情,是期望能收到劝善又惩恶的效果!但那些残暴者又拿这件事作借口来随心所欲地杀人。孙权就说过:曹操杀死孔融了,我对于虞翻比他强多了,怎么能比呢?而孔融也用应劭杀孝廉来与自己做比较。孙权是近于称霸的一流人物,孔融有高尚的美名,还都以应该惩杀为先例,更何况其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