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商隐韩诗歌中的伤时忧国(2)

时间:2021-08-31

一、咏叹于政治变乱

  李商隐生活在社会矛盾非常尖锐的时代,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倾轧,李商隐诗中分别对此做了不同程度的揭露。《有感二首》引《汉书?五商传》《晋书?石勒载记》之典,以王商比李训,以石勒比郑注,讽刺文宗竟尊崇李训这种徒有大言的妄人,连郑注这样怀有异志的奸邪也不能及早识别,作者虽然对李训、郑注的浅谋误国均持批判态度,但能对二者区别对待,把李训看作志大才疏者,视郑注则为奸邪小人,“素心虽未易,此举太无名”便可证明。唐王朝复兴的生机遭到阻绝,而“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的插曲引起人多方面的想象,使人愈觉悲凉。在这首诗中,作者直斥气焰嚣张的宦官为“凶徒”,揭露他们大事株连、滥杀无辜、挟制皇帝、篡权乱政的罪行,表现出强烈的义愤,其耿介之气,实为感人。《井络》诗云:“将来为报奸雄辈,莫向金牛访旧踪”,对“奸雄”提出了严厉的警告,诗气浑厚雄放,田兰芳评:“足褫奸雄之魄,而冷其觊觎之心。”《赠刘司户》诗开篇赋中含比,描绘出风浪蔽天、日昏舟危的景象,渗透着对时代政治环境的感受,诗中将对朋友的同情、对国事的忧虑、对宦官黑暗势力的愤恨融为一体,其伤时哀痛之情,几于泣血。韩的诗对这种社会状况也有所反映,如《故都》作于朱全忠迁都洛阳,弑昭宗、废哀帝而自建梁朝的背景之下,当时诗人正流寓福建。全诗以“故都遥想”领起推出“草萋萋”“塞雁”“宫鸦”“女墙”等镜头,而以“自述”“已侵”“犹恋”涂上浓重感伤色彩,京城长安,当日何等繁华,如今却萋萋野草,不见人烟。总之,一切已面目全非。诗中以“空垂涕”抒发“天涯烈士”报国无路的愤激之情,以“必噬脐”启后两句,通过崔胤必追悔于地下的设想表现了虽死亦为“强魂”与逆贼势不两立的慷慨之志,而最后以“冯谖无路学鸡鸡”作结,借《战国策?齐策》《史记?孟尝君列传》作反衬,表现昭宗被迫迁都,已失去自由,而自己却一筹莫展的悲痛心情,前半节写故都荒凉景象,三联忽掀巨浪,“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这种浓浓的忧思,传达出的是作者对朝政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