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的拟问艺术(2)

时间:2021-08-31

  二、李词疑问句的功能

  从修辞功能看,不同的疑问句,自然有不同的作用:反问,能增强语气,加探感受;拟问,能展开想象,深化意境;设问,能提醒注意,启发思考。李清照熟谙疑问句的各种功能,或写对美好事物凋谢的悲哀,或写对秋季萧条景象的无奈,或写好梦难圆的惆怅,或写孤身飘零的凄惨,或写繁华不再的失落,或写社会动乱的痛苦。李清照巧置妙设疑问句,或首或尾,前后呼应,极尽修辞之能事,着意抒发自己内心深层的情怀,引起读者的思索,同时又增添许多趣味,具有更强的艺术魅力。

  李清照词疑问句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1)开头置问,引人入胜。

  李清照词,开篇提问,犹如一个悬念统领全词,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带着疑问进入词境,随着作者的导游,集中精力,开动脑筋,积极联想,寻找答案。李清照起笔提问,往往情绪激荡,感受深刻。如: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雕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临江仙》)

  本篇是作者南渡后的作品。落笔引用欧阳修《蝶恋花》成句,居高临下,启发联想。当时天子昏庸,奸臣当道,爱国志士忍气吞声。李清照隐喻时事,写出理想抱负一事无成,贤才良将无一重用,只有深藏不出的苦闷。当头一问,醒人耳目。这既是疑惑,更是怨愤,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这种情绪,一直笼罩全篇,并与词中另外两个问句呼应,表达了飘零之感和家国之恨的主题。可见,这一问借景抒情,蕴含深沉,开拓了词的意境,读后自有无限的惆怅和凄怆。

  (2)结尾置问,余味无穷。

  疑问句放在篇末,在说理比较透彻、描写比较完善、抒情比较充分的情况下,水到渠成,顺势一问,让人读完全篇仍不甘心,继续寻找答案,造成言尽而意不尽的艺术效果。如: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念奴娇》)

  此篇作于南渡前。从内容看,是写春日闺情。从章法讲,由上片的天阴写到下片的天晴,由前面的愁绪萦绕到后面的情怀轩朗,感情的起伏始终与天气的变化照应。明明是个“日高烟敛”的大好晴天,可是词人心有余悸,还要“看今日晴未?”此问与“楼上几日春寒”呼应,说明春寒日久,早已失望,即使天气晴了,仍不踏实,将信将疑。疑问句煞尾,仿佛不了了之,实则闺情愁绪倾泻无遗,淋漓尽致,饶有余味。读后使人情波荡漾,无可置疑。清人毛先舒《诗辨坻》评说这一问句作结:“忽尔拓开,不但不为题束,并不为本意所苦,直如行云舒卷自如,人不觉耳。”此论颇有见地。

  (3)中间置问,巧于过渡,曲折陈述。

  李词,篇中置问最盛,多达40次,占总数的83%。李清照擅长借助问题,设下关卡,用以集中读者的注意力,然后推开波澜,乘势说去,使作品显得跌宕生姿,转折增趣。如: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满庭芳》)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点绛唇》)

  上面,首例,两个反诘“知否”是对“海棠依旧”的否定,同时提起下文,顺势判断:“应是绿肥红瘦”。一去一来,亲切通俗,精警之至,让人叹服。次例,“手种”句是全篇词意的转折,进入咏梅本题的起始。欣赏“江梅”,别有一番感慨,自然有许多联想,反激一问,暗用陶潜临水吟诗、王粲登楼作赋两典,表达了自己不愿象他们那样生活,表现了一种自我抚慰的心理。一个反问,收束上文,由花及人,以古比今,婉转抒情。从词人对梅花的情有独钟的一片痴情中,读者不难感受到寂寞苦闷之情。末例,“倚遍阑干”渲染了深闺女子百般无聊、抑郁苦闷的情景。“只是无情绪”表达了词人浓重的愁苦无法排除的惨痛。一个疑问“人何处?”既点明凭栏远眺的目的,也暗示“无情绪”的根本原因。这里作者巧妙设计一个有问无答的布局,循着思妇的视线,描绘良人的归路:“连天衰草”。这凄凉的景象,不正是对望眼欲穿的思妇的无情回答吗?一个问句,连贯上下,巧妙过渡,似答非答,暗中蕴答,思妇的千缕沉思、万重怨愤,竟完全聚集在这一问之中了。

  总之,李清照词的疑问句,在不同的部位、不同的语境,修辞功能不尽相同,尤其是篇中置问,或提起下文,或收束上文,或连贯上下,各得其所。但是,无论如何,它们的共同作用是:引导读者展开想象,在思想感情上与作者共鸣。因为李词疑问源于审美主体即词人的心中,是有感而发。它既是主体的某种需要、欲望的振动,也是对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有所思索、有所疑问的流露。它的萌发,使作者或读者产生一种强烈的、勃发的情绪,从审美感受向审美理想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