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阳台上的小鸟》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二、朗读课文

  1.教师配乐朗读,感染学生。

  2.学生朗读。(配乐)

  三、整体感知

  (学生围绕母爱,自由畅谈阅读感受。)

  你从文中读出了怎样的母爱?

  四、布置作业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写了哪些“我”与母亲的事情。

  2.请讲述一个最令你感动的母爱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作业反馈

  文章回忆了“我”与母亲之间的哪些故事?(语言简洁,最好是小标题的形式)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回顾这些往事的?为什么?

  文章将“我”与母亲的回忆相互交错。在母亲的记忆中,我们读到的是无尽的牵挂,无限的不舍;而在“我”的回忆中,更能感知到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倾尽一切的母爱情怀,以及“我”的无限感激。

  此环节是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我”和母亲的回忆角度。尤其是让学生找到体现母亲心理的词句,感知母亲的情怀。如“期望大概只有一个,就是祈求我的健康”“母亲急得满眼泪”“还心有余悸”“感谢得流下泪来”“那时代的妈妈,是从来不会想到自己的苦”“母亲的担心没有太久”“母亲反而担心”“总是唯恐我在外地受苦”“倚在车站的栏杆向我挥手”等等,这些细节,正是母爱的写照。

  让学生带着问题反复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做批注。

  2.既然写母亲,为什么还要详尽地转述母亲讲给“我”的日本童话呢?仅仅是因

  为那是母亲的故事吗?

  (启发学生结合全文,从文章整体、主旨出发,思考这个问题。)

  写童话的真正目的是怀念慈爱的母亲,感激她的深深教诲。母亲的爱铭刻在作者心中,鼓励着他追求人生,达到梦的彼岸。因此,他自豪地说“光是这一点,使我后来成为作家。”

  3.母亲说“有很多梦是遥不可及的,但只要坚持,就可能实现”,那么文题“梦的远方”到底指什么?

  (此环节可以讨论,并允许不同意见共存,但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