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庐山东林寺夜怀》全诗注释赏析(2)

时间:2021-08-31

  赏析:

  五言古诗《庐山东林寺夜怀》当写于诗人隐居庐山时。

  李白是道佛皆信的,哪家能给他提供精神庇护,他就往哪家靠。在这首诗里李白说:“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青莲宇”就是佛殿。他晚年自号“青莲居士”,就是明白地宣布他同时奉信佛教。他为了求得佛给予的精神慰籍,离开浔阳城,又来到庐山西麓的东林寺,夜宿于此,更表达了一番再也不参与政治,一心隐居的决心:“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维摩诘经》说,人生彼岸,常作“天乐”。他十分向往:“天香生虚空,天乐呜不歇。”佛经又说,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回忆说他自己曾经于林中,安息地坐树下修炼。“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李白说,他也宴坐树下修炼,佛教中概念中的“大千世界”就进入了他的心身。“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此诗的“真心”也是个佛教术语。《楞严经》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佛教的“劫”说的是人的寿命的长短。“旷劫”,李白借用佛教的概念,感叹难以实现他的社会理想的阻隔、疏薄的人生。他这首诗,通篇浸润着佛教的观念,感慨自己对命运的悲观与无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