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实秋小品文的幽默品位

时间:2021-08-31

  梁实秋的声名在历史的沧桑变幻中几经冲撞,“资本家的走狗”、“与抗战无关论”等早已刻入许多人的脑中;而身兼学者、文学翻译家、作家的“文学宗师”也已名播四海。不管怎样,他的《雅舍小品》在台湾已重印五十多次和大陆风行的梁实秋小品热已充分显示了作为作家的梁实秋确实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他的创作突破流俗,自创一格,简约而丰盈,平易而幽默,其风格魅力令无数读者倾倒,令众多评论家关注。可以说,对于梁文的幽默风格已经为人们普遍认同,但用“幽默”一词来概括他的文风仍过于宽泛,他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的独特的幽默内涵与品位,有别于同类风格的其他作家。

  梁实秋的小品文深受英国文学的影响,而英国散文的特点是以议论为主,同时又有“极普遍的幽默味”(郁达夫语)。轻松随便,诙谐风趣,是英国小品文也是梁文的特点。翻开梁文,遍布笑料,充满谐趣。“笑”正是读者对幽默的审美反应与审美效果。梁文既没有板着面孔的说教与深沉凝重的社会思考,像传统的古典散文;也没有写景状物、抒情叙事的模式,像大多数现代散文作品。他的文章大都以人为对象,写人世众相、人情百态。充溢其间的是轻松活泼的戏谑与玩笑,嘲他与自嘲。

  《下棋》一文开篇直言:“有一种人我最不喜欢和他下棋,那便是太有涵养的人。”他喜欢看对手的“头上青筋暴露,黄豆般的汗珠一颗颗在额上陈列出来,或哭丧着脸作惨笑,或咕嘟着嘴作吃屎状,或抓耳挠腮,或大叫一声,或长吁短叹,或自怨自艾口中念念有词,或一串串的噎膈打个不休,或红头涨脸如关公……”他还嘲笑争执的范围超出了棋盘,而拳脚相加的对弈者,挨了一个耳光之后还要抚着热辣辣的嘴巴大呼“抽车”的观棋者,棋迷的种种可爱可笑的情态历历在目,令人解颐。这体现了作者以下棋为游戏、以争棋为乐趣的态度。既无讽刺也非肯定,而是写尽众相,一笑置之。又如《中年》戏言女人容貌的变化:“哪个年青女子不是饱满丰润得像一颗牛奶葡萄,一弹就破的样子?哪个年青女子不是玲珑矫健得像一只燕子,跳动得那么轻灵?到了中年,全变了。……牛奶葡萄要变成为金丝蜜枣,燕子要变鹌鹑。最暴露在外面的是一张脸,从‘鱼尾’起皱纹撒出一面网,纵横辐辏,疏而不漏,把脸逐渐变成一幅铁路线最发达的地图,脸上的皱纹已经不是熨斗所能熨得平的,同时也不知怎么在皱纹之外还常常加上那么多的苍蝇屎。”戏噱玩笑,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