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老舍之死(2)

时间:2021-08-31

  这也与当事人、当年北京文联革委会副主任浩然的回忆可以佐证,浩然回忆说,1966年8月22日他让老舍先生23日不要来文联,但老舍不愿意“脱离群众”,23日早上很高兴地来到了文联,文联内部派系的斗争复杂,“文化局先是让萧军去劳动,萧军不服,他们便想找人来帮助镇压萧军。后来又纠出了端木蕻良、骆宾基、荀慧生、裘盛荣等,然后纠出了老舍。”

  据说在两派力量的斗争中,草明(文联另一革委会头目)叫来了女八中的红卫兵,他们在推搡中碰到了老舍,老舍本能反击打了红卫兵,草明怒吼“老舍拿了美帝的钱”,红卫兵情绪失控对老舍展开了暴力围殴,事后老舍被革委会施压写检查,老舍不堪其辱,当日晚走向了太平湖,24日尸体被发现,被认为是“自绝于人民”,“文革”后才得以平反。

  据浩然的说法,说他当时是为了保护老舍,最后让派出所来人把老舍从红卫兵手中解救了出去,晚上让舒乙来派出所接人,但老舍家里并没来人接他,24日他找到老舍尸体后打电话给老舍夫人,老舍夫人却很冷淡地说“死就死了”。

  舒乙先生说他们居然还要诬赖一个老太太,浩然、草明这些“文革”的迫害者不仅没有任何忏悔,事后还把责任推给老舍个人及家庭。

  屈原投汨罗河据说也与爱情受挫有关,他写了很多有关“湘夫人”的诗,但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又未免太“狭隘化”,屈原在“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就一直在呼唤“天道”,而不是“明君”,其实他的政治理想是建立在“道之上”的仁政,他的理想破灭是因为“人道代替了天道”,在“明君难寻”中,他以投湖明志,可以说屈原是第一个“死于理想”的中国诗人,他也是中国文化“悲剧性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