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猫名师教学实录

时间:2021-08-31

老舍猫名师教学实录

  导语:关于老舍《猫》这一经典文章,老师会怎样进行教学呢?以下是小编带来的老舍猫名师教学实录,供各位阅读与参考。

老舍猫名师教学实录如下:

  师: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妙笔生花,创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大屏幕出示 《白鹅》课文插图)

  师:这就是丰子恺笔下那只架子十足的鹅老爷。

  (大屏幕出示 《白公鹅》课文插图)

  师:同样是鹅,在俄国作家叶诺索夫笔下却似海军上将般

  生齐:派头十足。

  师:今天起,我们要读一读同一位作家所写的两篇文章。

  (大屏幕出示 《猫》《母鸡》课文插图及课题)

  师:这位作家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戏剧家;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一生著作极多。他就是

  生:老舍。

  (随着师生的介绍,大屏幕出现老舍相关文字及图片介绍)

  师:就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他笔下的小动物又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十五课《猫》,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并齐读课题)

  师:我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来交流一下我们的预习成果吧。

  (大屏幕出示词语:性格 古怪 老实 贪玩 尽职 任凭)

  师:这六个词语,谁能准确读出。

  生1:性格 古怪 老实 贪玩 尽职 任凭

  生2:性格 古怪 老实 贪玩 尽职 任凭

  师:这两个同学读音都很准确,尤其注意了词语中的轻声。请同学们看看这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大屏幕出示词语 任凭)

  生:“凭”就是“任”加“几”。

  师:再看看“凭”这个字,你想提醒大家写字时注意什么?

  生:“凭”右上第一笔是撇,不要写成横。

  生:“凭”右边那个字不是“王”,是“壬”,要注意。

  生:那个“壬”字,中间一横长,最后一横短。

  生:“凭”的下面是“几个”的“几”字。

  师:对,这个“几”表示又矮又小的桌子。(指左上单人旁)一个人(指右上壬)跪坐着,靠在桌子旁边,有“凭借”“依靠”的意思。写字时要注意这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边说边写),单人旁写在田字格的左上格,右边壬的第一笔是撇,中间一横长,最后一横短,下面的几要注意把横折弯钩的弯写出来。请同学们在生字本上写两遍。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把手中的笔放好,再来看看这组词。谁能准确地读出词语中的多音字的读音?请这一组的同学一人读一个词。

  (大屏幕出示词语:的确 暖和 解闷 屏息凝视 枝折花落)

  生1:的确。

  师:对。

  生2:暖和。

  师:听老师读,暖和。

  生2:暖和。

  师:准确。全班读一遍。

  生齐:暖和。

  生3:解闷。

  生4:屏息凝视

  师:很准确。“屏”还有一个读音念做什么?

  生4:屏(píng)。

  师:组词?

  生4:屏幕。

  师:我们现在看的就是——

  生齐:大屏幕。

  生5:枝折花落。

  师:“折”还念做什么?

  生5:折(zhé)。

  师:最后一个词,齐读。

  (大屏幕出示:变化多端)

  生齐:变化多端。

  师:这个词什么意思?读读这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大屏幕出示: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生自由读句子

  生1:变化多端就是变化多。

  师:联系句子呢?

  生2:就是说猫的叫声变化很多。

  师:对呀,齐读。

  生齐: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师:同学们在预习时重视了字词的读音、意思,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课文很有帮助,要坚持啊。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哪些内容?

  生默读全文,偶尔个别学生会有简短讨论。

  师:读完的同学都已经抬起头来了,谁来给大家说说这篇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生1:这篇课文讲了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生2:还讲了满月的小猫。

  师:嗯,满月的小猫怎么样?把话要说完整呀。

  生2: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师:两个同学说的都对,谁能说得完整呢?

  生3:这篇课文讲了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和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师:是呀,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地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内容,这位同学已经掌握了这样的阅读方法,我们祝贺他。

  师:课文哪些句子明确告诉你本文就在讲这两方面的内容?

  生1:第一段第一句话“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生2:第四段第一句话“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了淘气。”

  师:本文就是围绕这两句话来写的,这样的句子就叫做中心句。请同学们在这两个句子旁边写上“中心句”,(学生纷纷动笔书写,老师巡视)这样我们就完成了第一次批注。

  师:细细品读第一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大屏幕出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生1:猫的性格古怪。

  生2:猫的性格真的很古怪。

  师:“古怪”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和一般不一样。

  师:那这个词是一个褒义词还是一个贬义词。

  生:贬义词。

  师:那作者写在全文的第一句话,为什么?我们这个单元可是学过这种表达方法的。

  生1:我知道,这是反语。

  生2:对,就是表面上说不好,实际上是在夸它呢。

  生3:就和《白鹅》里的“鹅老爷”一样,表面上是在说它不好,实际上是作者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