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市级公开课教案(3)

时间:2021-08-31

  四、乐极而“痛”因死生。

  师: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人快乐到极点时,常常会心情陡转直下,产生“痛(忧)从衷来”的感觉。作者在快乐的宴集上,感情产生了怎样的变化的?

  明确:由“信可乐”到“岂不痛”。

  师:读第二小节,用文中原话回答作者“痛”从何来?

  明确: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生短暂。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世事无常

  师:反复吟诵“况修短随化……岂不痛哉”,注意要一字一句慢读,“大”、“痛”等词语要重读。

  五、深深“悲”叹为哪桩?

  师: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是多愁善感的一己之“痛”吗?

  明确:不,是前有古人。

  师:从第几段的哪些文字可以看出?

  明确:第三段中的“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可以看出。

  师:解析“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喻之于怀”。

  明确:每当看到古人对生死兴发感慨的文章,就悲伤感叹,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师:这样的人生感叹不仅前有古人,现有今人,而且还后有来者。从文中那句话可以看出?

  明确:“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师:解析“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明确:后人看到我们对生死兴发感慨的文章,同样悲伤感叹,且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师:我们读古人生死感慨之文,未尝不悲伤叹息,且不知是什么原因。后人看今人(我们)的生死慨叹之文,同样会悲伤叹息,而且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一代代感慨生死,一代代“临文嗟悼”,一代代不能喻之于怀。

  时人和古人都这样就已可悲,后人如果还是如此,那是多么大的悲哀啊!

  所以作者深深地呼喊了一句:“悲夫!”

  师:作者“深深悲叹为哪桩”?!

  明确:人生代代无穷已,“嗟悼”年年是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