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艺术镜头集锦(2)

时间:2021-08-31

  一词见功力

  师:良辰美景、醇酒盛宴、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常常引发渺小人类对生命短暂无常的深刻感悟。这样的感悟在不同的载体中得以独特呈现,有时一词就能见功力。同学们能举例吗?

  生:比如,苏轼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蜉蝣”、“沧海一粟”即是你我,“长江”就是无穷与永恒。

  生:是的,老师的话也让我想到了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想到了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的朝露和江水,也正是“俯仰”一样的形象外显。

  生:那么,用“俯仰”来比喻人生的短暂,是不是王羲之的首创?

  师:从看到的一些资料显示,“俯仰”释为此义最早是在三国魏阮籍的诗中,“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咏怀》),再是王羲之,后有宋代王安石的“追思少时事,俯仰如一夕”(《送李屯田守桂阳》),明代王慎中的“景物易流徙,今古同俯仰”(《游白鹿洞》),清代纪昀的“俯仰之顷,天已将曙”(《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

  现在“俯仰”一词,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如指一举一动、举止、应付、形容沉思默想等等。

  你看,我们不仅读懂了王羲之的“俯仰”,还俯仰了“俯仰”这个词的古今,真是一词之中就有大境界!

  一“固”解出新境界

  《兰亭集序》教学,只剩一个“课堂质疑”步骤了,我习惯性地问:“大家还有别的疑问吗?”

  话音刚落,语文科代表站了起来。

  “老师,刚才解析精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时,您只重点强调了‘一’、‘齐’的用法,我觉得‘固’字也很重要,而且如果按照课本注释‘本来、当然’讲,有点不通,不如解作‘确实’、‘的确’更为通顺。”

  这篇文章我教过好几遍了,教材、教参、经典文选都这么注释,自己也没作过多考究。学生突然提出一个推翻课本注释的严肃问题,还真是一时不能妄下结论。不过紧张归紧张,学生能在自由质疑环节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心里还是很高兴。我望着全班同学,乘势鼓励:“这是一个有价值、有深度、带有争鸣性质的问题。能先阐述一下你的理由吗?”

  科代表很自信地解释道:“前句讲‘每每读到古人生发感慨的缘由,都完全相同,一般无二;自己也只能对着文章叹息伤感,但又不明白叹息伤感的原因是什么’,这就说明作者此前对于死生的差别并不明白,或者说作者在此之前还没有明确的死亡概念。如果这里的‘固’解作‘本来、当然’,自然与‘不能喻之于怀’矛盾了。如果理解为‘确实、的确’,说明作者虽然之前‘不能喻之于怀’,但今日的欢饮聚会,及因聚会而意识到的‘俯仰一世’的短暂,让他悟出了生死之间有着天渊之别的人生哲理。这样理解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