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艺术镜头集锦

时间:2021-08-31

  “俯仰”间的大境界

  生:老师,王羲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一句中的“俯仰”跟前文是不是有重复之嫌?

  师:嗯,说来听听。同学们一定也很期待。

  生:你们看,同在第二段中有两句话,“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如此密集地用了两个“俯仰”,我觉得不如把后一个改为“转瞬”、“转眼”等,前后有些变化才好。

  师:读书很细致。这两句话中,我们常会关注“之”字的不同用法,但对“俯仰”二字,思之不多。今天我们就顺着你的思路来想想。

  生:老师,我也看到一处。你们看,前一段也刚刚说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仰”和“俯”都出现了,只不过分开行动,调了次序。

  师:果然是,乔装打扮了,还是逃不出会读书人的火眼金睛。那是不是醉酒的王羲之此时词穷,失了水准?

  神来之笔?

  生:我觉得不是。第一处,“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这是直接的动作描写,抬头看宇宙,低头看其他物类,很形象。而“俯仰一世”和“俯仰之间”中的“俯仰”已经是抽象的意义,用来比喻人生的短暂。

  生:我也有补充。第二段起笔“俯仰一世”句的确是感伤生命的短促,但这只是一处起笔,重在下文对人生的感慨,并与“俯仰之间”笔意顺连,更增其悲苦。

  生:从结构上看,这个句子还巧妙地衔接了上文,承上而引发作者的感慨。

  师:嗯,看似重复的文字原是“神来之笔”,言之成理。“俯仰”二字带我们从“是日”“可乐”之“实”景进入感慨人生之“虚”情。“俯仰”更让我们真切地体悟到人生苦短。可见,行文从开篇“俯仰天地”到了中间的“俯仰人生”,那么,文章结尾还有“俯仰”吗?

  生:没有。结尾段没有出现“俯仰”了。

  生:我觉得有。虽然没有出现“俯仰”两个字,却有“俯仰”的内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作者以现时为基点,感慨于“昔人”兴发的感慨,也在想象后人视今的情景。

  师:是啊,王羲之在文章尾段以一种隐蔽的方式俯仰了古今,甚至未来,体现了作品的大境界。如果说前文流露出浓重的“修短随化”的消极情绪,那这里作者能够驳斥 “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揭示生老病死的自然和必然,这在东晋老庄思想泛滥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王羲之终于从虚妄的空谈和老庄人生虚无的思想中解脱出来。此时,我们也跟着他一起认识到,积极进取的人生将会变得充实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