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探析(2)

时间:2021-08-31

 [ 学法指导]

  本文是一篇书序,但是这篇序言并没有像一般书序那样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书的内容和特点的介绍上,而是把笔力集中在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上,所以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络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关键。

  全文分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叙兰亭宴游之景。这部分以“乐”字为基调。起笔先叙宴集之时令、地方及事由。再写与会之人皆贤人雅士。又叙兰亭地理环境及自然景物。接着又述当日天气。“是日也”三句承上启下,承上山水姿容之清丽,人心情之愉快都与天气之晴有关;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下文之“宇宙”,显得紧密而自然。最后写宴集之感受——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这一部分层次清晰,语言简练,更难得的是格调十分淡雅。作者眼光所及不见三月之姹紫嫣红,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绘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不着浓艳之色,只取淡雅之调。兰亭宴集,可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臻,但作者之喜悦不过分不逾度,这是心境的淡雅。

  文章后半部分抒发宴游之后的感触,体现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这是全文理解的难点所在。这部分以一个“悲”字为基调。所谓“兴尽悲来”,兰亭集宴虽是乐事,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这种欢聚难常的感触已经使人情绪低落;而由聚散再想到人生之短促、死生的悬隔,更令人悲从中来。这部分文字的特色,在于作者将其悲伤之思的产生写得一波三折。先从兰亭聚会,联想到现今人们彼此情趣不同,生活方式各异,但在情感变化上都有相同之处。接着,作者从古人留下的文章看到:古人亦为人生变化而兴叹生悲,这和当今人的情况完全契合无异,而古人文章中的悲凉情绪更令人伤感,这使作者心胸久久不能开解。既然古今一律为人生无常而兴叹生悲,可见庄周所谓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的说法,乃是虚妄难信之辞。接着,作者又将眼光移至未来。他推想将来之人其情感变化必和古今之人相同。及至将来,现今一切即为陈迹;将来之人,也将临今人之文而感伤,如此反复无情的循环变迁又再次引发作者的悲叹。至此,全文笔势一收,顺势点明其记录诸人名爵、诗作以及作序之旨。这部分文字从兰亭宴集发端兴感,由今人及古人,再及后人最后回到兰亭宴集而收笔,舒卷自如,辞气畅达。在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从而与上文的乐生之旨契合无间。

  同学们学习时也要注意作者以朴素自然的散句为主的形式成文,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恰好与作者真实可感的思想达到完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