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本写作的常见问题(3)

时间:2021-08-31

  五、细节描写不够

  细节描写是体现人物内心及性格的最佳方式,同时也是检阅编剧功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很多编剧没有通过细节表现人物的意识。

  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电视台的栏目剧中演一个40多岁、很迂腐的男主人公。有一场戏是吃饭的时候跟老婆意见不合,老婆一怒之下把我的筷子和没吃完的饭收走了。在表演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表现人物的细节:等老婆把饭端走以后,我愤愤地扭头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然后转过头,猛地用手从盘子里抓了一把土豆丝塞进嘴里,又扭头看着老婆,示威一样地大口嚼起来。这个细节很好地表现了一个对老婆敢怒不敢言的形象,但这是演员的创作,如果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能多构思一些这样的细节,人物就会非常生动。

  六、忽略人物肢体语言表达

  很多编剧只会用对白去表达人物,却忽略了肢体语言(包括人物表情)的巨大作用。

  影视作品是一种影像艺术,如果可以不用对白,那么你就尽量不要用。肢体语言的内涵及表现力远比对白要强大得多。不仅如此,在很多时候,对白反而会大大削弱人物内心情绪的表达。

  我们假设一个情境:男主人公要远行,他的女友为他送行。在最后分别时刻,女主人公紧紧抓着男友的手,泪流满面,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也说不出,要比她对男友说一句“我会想你的,你要早点回来”的表现力更加深刻。

  七、不注意平衡

  很多编剧都有这样一种情况:有灵感的时候写起来收不住笔,因而那场就显得比较臃肿,而当没有灵感的时候笔下无物,于是绞尽脑汁写了点东西,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这种情况造成了剧本的一种不平衡:场与场之间的不平衡。需要说明的是,场与场之间的平衡并不是要求每一场的长度都差不多(场的长度是根据剧情来定的),而是要求该长的长,该短的短,编剧要懂得控制。

  除此之外,剧本中经常出现的几种不平衡现象有以下几种:

  风格的不平衡。比如一个喜剧剧本,前面一直很搞笑,突然有很长一段(或者是电视连续剧的一集剧本)没有笑料了,这就是风格的平衡把握的不够好。《混混》也存在这个问题,前半部分喜剧成分很足,但后半部分笑料相对就显得少了很多。

  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戏份的不平衡。如剧本中很长的篇幅内找不到主要人物了。

  矛盾冲突设置的平衡。如果你的电视连续剧剧本有的剧集冲突很多,悬念很足,但有几集连续的很平淡,几乎没什么悬念,那就是矛盾冲突设置的不够平衡,应该将冲突进行相对均匀的设置,不要太偏。  八、多余的元素

  有些编剧喜欢在剧本中表现自己的“全能知觉”,比如加入一些诸如“音乐起”、“音乐止”、“高机位”、“特写”、“镜头推”等不必要的元素。

  影视是一个典型的团队艺术,她需要不同方面的人才共同完成一个最终的作品,每个角色各司其职,有着自己明确的工作内容。编剧的任务是给导演、演员写出一个可供拍摄的精彩的故事蓝本,至于音乐、镜头等方面的工作会有其他专门的人去完成。如上所述,即使你标出了什么地方启用音乐,什么地方用什么镜头,最后也几乎不会被采用——除非你在这方面确实很有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