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本写作的常见问题(2)

时间:2021-08-31

  三、对白不够生活化、口语化

  影视剧是一种非常生活化的文艺作品,这就要求人物对白要口语化、生活化(古装剧除外),换言之,就是要求剧中人物说出的话要像我们生活中说话一样。

  关于这一点,常犯的错误是对白文学化,或者句子很长。这样的对白呈现出来的常常是文学人物,而不是生活中的人物。

  在构思人物对白时,编剧要常问自己:生活中,我会这么说话吗?如果不会,那就应该改掉。

  例如:“这事有点不妥,会给我爸带来不好的影响!”这句对白就不够口语,如果你换成“不太好,对我爸影响不好。”这就是生活中的语言。

  对白中有些句子尽管不是文学语言,但句子太长,也不行。长句子很容易让人觉得拗口,影响演员发挥,也会影响观众的理解。

  (图片与本文无关)

  四、无法拍摄

  影视剧本的最终目的是用于拍摄,所以你写出的剧本必须是可以拍摄的(换言之,必须是演员能表现出来的),如果写出的东西无法拍摄,那么就不合规范。

  举例说明:

  “老张五十多岁,人很善良”。这句话中“五十多岁”可以用镜头表现,但“人很善良”却无法拍出来,你必须通过他的处事去体现。

  “小李抿着嘴,美得像三月的桃花。”这句话中,“美得像三月的桃花”是拍不出来的。

  “老马心里骂了句娘,转身离去。”这句话中“心里骂了句娘”没法拍,如果你一定要让老马骂娘,可以让他小声骂,这样观众才能听到。

  “二十分钟后,他们抵达山河村。”其中的“二十分钟后”也必须换成一种可拍摄的镜头语言(如果时间概念不是必须的,“二十分钟后”可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