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夹竹桃》教学反思(3)

时间:2021-08-31

  3、《夹竹桃》教学反思

  这是作家季羡林写的一篇散文。夹竹桃是我国各地常见的观赏植物,因叶片像竹,花朵如桃而得名。这篇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的有趣动人,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运用比趁手法突出夹竹桃,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课文第3自然段浓墨重彩描绘了院子里的14种花,争奇斗艳,只有夹竹桃“悄悄地一声不响”,总是迎风吐艳。这样写,起到了对比衬托作用,更加突出了夹竹桃具有可贵的韧性。另外,描写月光下的夹竹桃,笔触细致入微,尤其是“我幻想……我幻想……我幻想……”的排比句式,把夹竹桃引发“我”的幻想写得生动有致,引人遐想不已。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和作者描写的月下夹竹桃。借助文本细腻的笔触,优美的描写,得到学生基本的感知是不成问题的,可是仅仅如此我觉得是不够的,对夹竹桃的韧性如何才能有更形象直观的认识?奇妙的月下夹竹桃有没有带领学生真正走进夹竹桃的世界?上完课,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如下反思:

  成功之处:

  一、能抓住重点段落进行教学,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多媒体出示作者家中一年三季花,让学生直观上有花期长短的对比,也关注到迎春花的炫耀张扬和夹竹桃默默无闻的对比,读出夹竹桃的性格,体会课文的人文性。把课文的表达分解成直观形象的内容,花开花落,惟有夹竹桃始终默默开放,以此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二、能够抓住细节进行教学。比如说,当学生答出某一个方面韧性的时候,我问他,从哪儿看出来的?并深入下去刨根问底:“你是从那些具体的词语中想到的?”抓住“悄悄地”“一声不响”体会夹竹桃的默默无闻,告诉学生这是夹竹桃“韧性”中柔的一面。语文中还是要学文字,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地去读书。

  三、注重朗读训练。整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齐读、指名读、默读、边读边写、自由读、读给同桌听(尤其多媒体配上音乐朗读)等读的形式,再加上老师的范读,一步一步走进文本,走进夹竹桃,去感受夹竹桃的性格,去领悟夹竹桃在作者心中的地位。给学生充分读的机会和时间,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更多地提物作者的写作方法,也为后来的背诵做好了铺垫。

  改进之处:

  一、备课前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以为学生能够在课上与自己配合得天衣无缝,整堂课的教学有疏有密,精心设计了教师的课堂用语,学生会学得开心而轻松。但是实际情况是学生并不领情,高年级的课堂比我想象的沉闷,学生对陌生老师的教学觉得颇为有趣,更多的关注点并不在课堂上,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入情境的语言到头来毫无用武之地。常听有经验的老教师讲:备课时要以学生的眼光,学生的心理来看教材。在这次的教学设计中,我没有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是一味地以成人的眼光去看问题,导致上课的效果差强人意。

  二:如何进行深层次的朗读指导?

  朗读指导如何进一步深入,我觉得是值得大家探讨的一个问题。本节课的朗读机会虽然很多,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指导是不到位的,学生的朗读在课堂上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如果学生真能做到用心去读,应该不会出现敷衍性的朗读甚至直接在课堂上笑出了声。虽然在老师的提醒下他们的朗读有一定的改善,但也只是语调轻重上的改观,并没有真正从内心去感受夹竹桃的韧性,然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又如在读夹竹桃醉人的花香那段时,一开始学生对浓烈的花香感受不深,在经过启发后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读的时候依然没有沉浸在里面。经过老师的语言点拨,有了改善,但为了顾及整堂课的时间,我没有进一步深入指导读好这段话,学生没有真正沉浸到这种氛围中,至今觉得遗憾。

  三: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渗透写作指导

  课后,回顾自己的课堂,似乎总觉得还可以充实些什么,一时又找不到头绪,真是当局者迷。后来再仔细研读文本,上网查看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资料,才豁然开朗,对,高年级的莲山课件应该渗透写作的指导。而且就本课来说,运用比趁手法突出夹竹桃,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可以指导学生模仿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写对月下夹竹桃的幻想一段非常细腻,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喜爱的情感。可以让学生动用自己的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去感受月下夹竹桃的美妙。学会用这种方法去写一种身边的植物。因此我最后布置的作业不应该只是让学生写一段话夸夸夹竹桃,还可以让学生模仿本文的写法写身边的一种植物。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无止境,学无止境,真正静下心来研读课文,真正实实在在走进课堂,真正以一个批判者的角度来进行教学反思,才会发现有许多精彩之处还在等着我们挖掘,才会发现还有很多遗憾留着我们在将来的课堂中去弥补。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教师,希望得到更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