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夹竹桃》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引导语: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喜欢夹竹桃,并写了一篇小散文,就叫《夹竹桃》,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下《夹竹桃》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季羡林《夹竹桃》教学设计

  一、 导入

  师:有这样一种花,她静静地绽放,开得潇潇洒洒,充满无限生机。虽然它在百花中并非最美丽,更谈不上名贵,但它在季羡林先生的心目中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板书:最 留恋 回忆)它就是——夹竹桃

  [点评:开门见山,干净利落。简约而不简单,既说明了花的特点,有暗含了花与人的关系。我欣赏。]

  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

  出示夹竹桃的图片。看了图片,你能猜猜它名字的由来吗?请仔细观察她的花和叶,看哪位细心的同学能有所发现。

  生:我发现它的花朵像桃花,叶片像竹叶。

  师:难怪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夹竹桃。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生齐读课题。

  [点评:不要急着看图片,可以让学生顾名思义一下——叶像竹,花像桃,所以叫夹竹桃。然后再看图片观察实证,学生的印象就深刻了。]

  师:在生活中,你见过夹竹桃吗?

  生默然。

  [点评:学生都见过这种花,但不知道它的名字。这很正常。]

  师:其实夹竹桃就在我们校园的围墙边静静地绽放地绽放。也许它太平凡了,所以毫不起眼,可为何成了季羡林先生心目中作者最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一自然段点明了作者爱上夹竹桃的原因。

  [点评:教师的教学智慧就体现在学生默然之后如何引导到下一个环节,但曹老师过渡得十分巧妙,和这种花的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了。我很佩服。俱乐部成员在评课的时候,有人提出建议,不要直接把作者喜欢夹竹桃的段落寻找出来,而是应该放手让孩子们自由地读课文,自由地说其中的原因。对此我赞同。但是,我也不反对曹老师这样的教学,直扑中心,虽说少了一点艺术,却多了一点效率。]

  生:第六自然段点明了作者爱上夹竹桃的原因。

  师:请你读一读。

  生: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师:原来作者喜欢的就是夹竹桃的韧性和幻想(板书:韧性 幻想 )

  师:你们找的和他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过渡:夹竹桃这样平常的花,因为他的韧性,以及又能引起作者许多的幻想,所以在作者心中占有了不可替代的位置。这节课就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夹竹桃的韧性吧。

  [点评:在这个环节中我感受到曹老师的课很干净,教学如她写的散文一样,从不浪费笔墨,直抵主旨,这是有效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