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复习学案(2)

时间:2021-08-31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7.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乐观、豁达 的心境。(2分)

  8.“月色入户”意思是月光进入了屋子 ,这句话运用了 拟人 的修辞手法。(4分)

  9.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 欣然起行 ,它与“ 解衣欲睡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4分)

  10.“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3分)

  作者要寻的这个人,面对如此月夜,不会蒙头大睡,肯定也在赏月,但在何处赏月呢?因此要“寻”,其次,“寻”字有一种急欲找到东西的失落感,写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

  11.文章“记”的要素是:(4分)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夜游承天寺

  12.本文的构思角度是(B )(3分)

  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

  13.文中“念无与乐者”“念”的结果是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分)

  14.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 ,描绘了一个空灵澄澈、宛似仙境 的美妙境界。(4分)

  15.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⑴月色入户,近然起行。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耳。(4分)

  16、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D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