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实录(3)

时间:2021-08-31

  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但”字也可以感受到,称自己是“闲人”,可以说是很辛酸的。

  师:如此说来,这个“闲”字的确含有了闲愁的内涵。闲心、闲情、闲趣、闲愁,如同扇面一样,将苏轼的心灵世界彻底打开了。那么,在如许的心灵景象前,哪一个更为主要呢?

  思考向更深处推进,沉默,然后学生发言。

  生:应该是闲愁。因为所谓的闲心、闲情、闲趣,其实都是暂时的,表面的,一旦从美景中回到现实,清醒过来,惆怅就成了他情感的主旋律。

  生:就像柳宗元,小石潭边一时忘却了被贬谪的烦恼,可是稍一停留,忧愁就会卷土重来。

  师:你们的理解很到位,很有质量!这令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南唐词人冯写过的几句词“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苏轼也一样,相对于那不绝如缕,盘根错节的仕途失意的惆怅,赏月所带来的短暂快乐,几乎是杯水车薪。所以,他的“愁”称得上是“抽刀断水水更流,赏月消愁愁更愁”了!

  欣然知己伴,悄怆众人随

  广西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 张华峰

  品评“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余问之:“‘怀民亦未寝’后添加‘余遂邀怀民,怀民犹豫再四,余强邀之,怀民遂出’,如何?”

  一生对曰:“不可。邀请而至再四,可见交情不深,兴味索然矣。”

  众生颔首。

  “如此,添加‘余遂邀怀民,怀民亦乐之’,可否?”

  又一生答曰:“亦不可。‘遂邀’‘亦乐之’之句多余。”

  一生补充: “所不同者,少有默契也。好友之间,见面之后,竟要邀请,不如原文之意气相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