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写《老生》曾三次中断

时间:2021-08-31

  当许多上世纪80年代成名的作家纷纷宣布放弃写作之时,文坛老将贾平凹却越战越勇。继《古炉》、《带灯》之后,又推出长篇新作《老生》。近日,他携新书与北大学子进行面对面交流时,首次披露了一个有趣的写作秘密,贾平凹称,写作长篇小说的过程非常辛苦,因此每次写长篇,都会不停地写书法作品给自己鼓劲,其中有一句话就是,“我有使命不敢怠”,有人提出要收藏这幅字,贾平凹坚决不卖。

  新作尝试民间写史的方式

  在多年的文学创作历程中,贾平凹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各种尝试与突破,《古炉》中对于文革历史客观冷静的叙事以及对于政治、人性的思考,《带灯》首次以女性为主角的尝试,都是例证。

  在《老生》一书中,贾平凹则开始尝试一种民间写史的方式。对于书中涉及的历史背景及人物事件的真实性,贾平凹曾表示,“看过一些资料,也在民间走访过,加上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讲,有些当然是戏说,有些则有鼻子有眼,总之都引人入胜”。

  关于书名,贾平凹在《老生》后记中这样写道:“此书之所以起名《老生》,或是指一个人的一生活得太长了,或是仅仅借用了戏曲中的一个角色,或是赞美,或是诅咒。老而不死则为贼,这是说时光讨厌着某个人长久地占据在这个世界,另一方面,老生常谈,这又说的是人越老了就不要去妄言诳语吧。”

  该书以一位几近“永生不死”的唱丧歌的唱师为主线人物,从他的回忆来观看中国百年的朝代变迁与人事变革,跨越阴阳两界、超脱生死两境的唱师,脱离时空限制,以亲临者的视角阐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