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小说乡土情结的渊源(3)

时间:2021-08-31

  三、根深蒂固的“农民”意识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们一代代传承着叶落归根的思想,这种乡土情结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乡土文学就成为这种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贾平凹在19岁以前一直是一个农民,偶然的机遇使他脱离了农民的身份,但是对于贾平凹来说,这19年是人生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他对社会的认识、性格的形成以及生活习惯等在这一阶段已经形成。当他19年后成为一个城里人的时候,生活环境的改变却让他感到极大的不安,对现代文明的困惑使他对乡土更加眷恋和怀念,并将这种情感诉诸于笔端。

  “我出身乡下,懂得贫困,懂得农民,其感情是渗在血液中的”。在当代作家中,出现过赵树理、沈从文等一大批乡土文学家,但是像贾平凹这种土生土长的、经历过苦难的农民作家并不多,正是这种渗透到骨子里的农民意识,使他在多年后一直坚守着农民的坚韧和质朴,这与插队下放的乡土作家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从他的外部形象上,他不时尚,一口浓重的乡音在多年后依然如旧。其次是他的生活习惯上,保留着农民的习惯,有钱但是并不奢侈,面食依然是他的最爱,甚至他保有农民的那些吝啬,很少请朋友大吃大喝,如果他请客,吃葫芦头泡馍没有人会觉得奇怪。对于网络这些新生事物,他也适应得很慢。再者,他个性的缺陷,自卑、懦弱、不善言谈也没有随着地位的改变而消失。这些外在的表现,都在反映着一个内涵,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农民,一个乡下人。对此他也从不讳言:“我是个农民,善良本分,又自私好强。”同时,在他的言语间也从不曾掩饰对曾经所处环境的抱怨,他曾坦言对养育自己的故乡既爱又恨,对于自己曾经受到的屈辱,未能健康成长的身体他都未曾忘怀。但是在恨过之后,他却发现正是这些丰富的农村生活经历,促成了他与众不同的思维视角和题材领域,并让他对生命的原型产生深切的思考。“做起城里人了,我才发现,我的本性依旧是农民,如乌鸡一样,那是乌在骨头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