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将进酒》讲义(3)

时间:2021-08-31

  三、纵酒狂歌,以消胸中块垒

  在李白被赐金放还后,杜甫曾写了一首《赠李白》,诗中很好的描述了李白纵酒狂歌的生活状态:“秋来相顾尚漂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纵酒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可以看出,李白在经历了赐金放还后,常常以纵酒狂歌度日。《将进酒》就是李白这种纵酒狂歌生活的真实写照。我想,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和失意之后,也只有纵酒狂歌才能消解李白这满腔的郁结的块垒吧。

  1、纵酒:对沉沦下僚的激愤

  李白爱酒成狂,在《月下独酌》其二他写道:“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这简直可以说是一个酒鬼豪气干云的宣言。当受到现实社会巨大的打击之后,也许纵情杯酒是最好的选择了,(南宋)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纵酒酣醉可以让人暂时摆脱尘世的缧绁,宣泄生命的苦痛,正所谓“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张潮《幽梦影》)借酒消愁,愁亦可以消。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说得直率而斩截,表面看李白是要在感官享受中打发时日。其实此二句只是快意一时的豪语。这正如《古诗十九首》中的“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在歧路,坎坷常苦辛”是沉沦下僚者所发出的愤激语一样,这鼓吹享乐的豪语也是愤激语。诗人何尝“得意”?达官显宦志得意满之时是不必大谈“人生得意”的,李白之所以拣起这个话头,正因为他处在人生失意之中。所谓“得意”,乃是几个老友相逢,互相倾诉衷肠,狂歌纵酒,大发牢骚而已。这正是诗人百无聊赖心境的反映。“须尽欢”指要尽情享受此短暂的欢乐,也就是饮宴要一醉方休。当此良辰美景,贤主嘉宾齐会之时不举杯痛饮还等待什么呢?李白终究是那么狷狂的李白,他在兴尽酒酣之时也不忘发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激愤之词。高谈阔论,狂歌纵酒原是为了平息自己内心难以压抑的痛苦,取得暂时的麻醉,但内心的隐痛,酒酣耳热之时,却最易涌上心头。他想到自己所受的冷淡和欺骗,想到统治者对自己嘲弄与轻视,难道自己真的失败了吗?不,狂傲的李白不会承认这一点,他自信而又自豪地唱出了这气势磅礴的诗句。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千金散尽”还表现出诗人重情谊、轻金钱的品格。李白说自己“曩者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千金又算什么呢?金钱是身外之物,但它可以换得眼前的欢乐,而可以快意当前的,则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诗句又是李白独有的豪迈风格。须知唐代宴会上一般不用整羊整牛,李白这样写,意在显示豪迈的气概。“三百杯”也是竭力夸张饮酒之多,用来渲染纵酒的欢宴情形。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诗人兴致越来越高,他不仅自己开怀畅饮,而且也竭力劝友人。由于酒兴高涨,心中兴奋,于是诗的句式缩短了,节奏加快了,心中狂豪之情也难以压制了,那就借着酒劲狂歌一曲吧。 2、狂歌:对命途多舛的呐喊

  李白个性狷狂,他常狂放高歌,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他曾放歌:“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这种高歌只为宣泄内心的苦闷与愤概,是对命途多舛的呐喊与控斥。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侧耳听”以下是狂歌之诗。“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钟鼓”,代表音乐,古代贵族宴会时须奏乐。“馔玉”,指精美的食品。“不足贵”,不值得羡慕。这里再次表明李白期于用世不是“汲汲于富贵”,而是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当这些不能实现时,他只能“但愿长醉不复醒”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丑恶现象的厌恶,也反映了诗人在理想不能实现时欲求出路而不得的痛苦。鲁迅说:“人生最痛苦的是醒了之后无路可以走。”李白在当时是少数清醒者之一,“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举世皆醉而我独醒。”他对现实的问题及危机都有一定的认识,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杜甫在怀念李白的诗中说“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韬晦于醉乡不就是一种假装的狂傲吗?“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这是悲愤语,而“圣贤”往往寂寞于生前也是严酷的历史事实。“寂寞”指不为时人所理解,杜甫在《梦李白》中说李白“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李白在当时虽为许多人倾慕,真正理解他的却很少,以致后来弄到“世人皆欲杀”的地步,这怎么不使他向慕那些在醉乡得以全身留名的古代“饮者”呢?诗人对“饮者”的赞颂也是对黑暗现实的抗议,因为现实社会已经不能容纳任何清醒的人了!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诗人由歌咏“饮者”联想到陈王曹植,这位风流倜傥、年少多才的贵公子兼诗人使李白感情为之一振。他选择了曹植与游侠少年行猎归来欢宴于平乐的场面来描写这位翩翩公子的风采。此典出自曹植《名都篇》,诗中描写了游侠少年(包括曹植自己)如何被服鲜丽,如何以不凡的身手走马射猎,最后,他们“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曹植用这快意一时的宴乐来平息他因受到猜忌“怀抱利器无所施”所产生的痛苦与愤懑。李白用曹植一掷千金买酒取醉的豪情来安慰自己,感到自己和他有相通之处。可是,“主人何为言少钱”,在举座欢宴时“主人”提出“少钱”似乎有些煞风景,这一跌宕正好为诗人抒写自己的豪情“蓄势”,于是迸出“径须沽取对君酌”,反客为主,不必考虑什么钱,把酒打来,先喝个痛快再说。“主人”二句使得李白天真直率近于狂的风格跃然纸上。当然,诗人也不是慷他人之慨,他紧接着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唤美酒。”“五花马”指马之色作五色花纹的骏马。“千金裘”,价值千金的皮裘。“将出”,拿出。用裘马换酒照应前面所说的“千金散尽”。这里不仅可以看到诗人的豪迈性格,也可看出他追求一醉的迫切,其目的则是“与尔共销万古愁”,此时诗人狂放已极,感情已然到来高点。

  最后全诗归结到“同销万古愁”上。这个“愁”不是一般的愁,乃是古往今来一切敏感的才人、一切清醒者所通感的愁。这个“愁”除了包含李白对人生短暂的慨叹外,还有功名不立、岁月蹉跎、时不我与的悲愤。这个“愁”压迫着古往今来许许多多人,几乎每个时代的诗人都采用这办法求得暂时麻醉,这个愁的确是“万古愁”。这种万古长愁也只有用纵酒狂歌才得以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