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叙事风格(3)

时间:2021-08-31

  三、叙事逻辑

  叙事的基本序列由三个功能组成,分别是“情况形成”、“采取行动”、“达到目的”。但是在具体的叙事作品中,三个功能并非必然地连续发生。长篇章回小说的叙事逻辑以若干复合序列构成,首尾接续式是常见的复合序列之一。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注重事件的因果关系,《金瓶梅》、《儒林外史》注重事件的自然联系,而《红楼梦》注重事件的循环往复,也可以说是各种复合叙事序列的并存。其中有些叙事表现为改善阶段和恶化阶段的轮换交替、连续循环,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首尾接续式。如宝黛相知相爱的过程便是如此。宝黛初见便有似曾相识之感,宝钗的金锁对黛玉构成了威胁。从此黛玉常常半含酸意,旁敲侧击,从而形成了两人的第一次摩擦。之后,黛玉在薛氏母女面前对宝玉故作关爱,并口称“咱们”,显然拉近了二人的亲密。第二次摩擦是史湘云的到来,宝黛抬起杠来,紧接着宝玉一番表白又将二人的心拉近了。之后,因误会晴雯把气无心的发泄到黛玉身上,宝玉听到《葬花词》后,二人在此推心置腹的交谈解除了误会。湘云及金麒麟的影响加重后,宝黛又发生了一次争执,最后宝玉掏出了肺腑之言“你放心。”至此,二人爱情再没有因宝钗、湘云的缘故发生不和。

四、叙事结构

  《红楼梦》的结构之道在于多角度、多层面的揭示出人生的大苦痛和大不幸,这在书中的前五回便可找到答案。首先是贾宝玉的人生悲剧,所谓“风尘碌碌,一事无成”是对贾宝玉人生道路的概括与总结,并指出了他悲剧的结局。其次是女儿国的悲剧,太虚幻境中那一幅幅对联、十二金钗的判词以及“红楼十二支曲”,都是对闺阁中“异样女子”人生道路的概括与总结,并指出了她们的悲剧结局。再次是以贾府为代表的贵族家庭的悲剧,跛足道人念的《好了歌》、甄士隐的《好了歌解》以及“飞鸟各投林”的曲子,都是对贵族之家兴衰际遇的概括与总结,并指出了其悲剧结局。以上三重悲剧构成了全书的三条主线,而且三条主线相互平行,各有其存在的独立价值。

  宝玉的人生观与封建正统观念格格不入,他是一个与现实社会、政治、道德背道而驰的人,既不被社会所用,也无力挽回家园颓败的命运。他以“保全真性”作为人生理想,并将其付诸现实生活。但他的理想在现实中不能如愿以偿。他领悟到人生的苦恼,又找不到其他的出路,只得遁入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