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家集体误读《红楼梦》
清代文学家多潜心于诗词,希望比肩唐宋诗人,千古流芳,这与他们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清代大部分时期文教重心在乡村,读书人进城后要受种种约束,而在农村,他们收入稳定,且受尊重,是连接政府与当地的桥梁,即使是高级官员,退休后也会选择回乡。传统乡村缺乏公共交流场域,更追捧诗歌这样高度概括的艺术形式,而小说则被视为消遣,不入主流。《红楼梦》最初受追捧,与其中诗词创作水平极高不无关系。
清代作家阅读《红楼梦》,更关注它与政治的关系、主题如何、书中美女的心性如何,总之,从小说角度来研究它的人不多,虽然也有点评,但止于对文辞、写法的解读,缺乏深入分析。
所以清代小说家在模仿《红楼梦》时非常机械,只看到书中有多位美女、四大家族、填词写诗等,就以为找到了读家秘笈。该架构不断被复制,后来林语堂的《京华烟云》公开将这些“长处”抄袭走,该书1975年还曾被诺奖提名。
然而,大家始终没弄懂曹雪芹为什么要写大观园、金陵十二钗等,结果只留下一堆拙劣的赝品。
02走不通的东西方艺术"嫁接"
士大夫文化生态被摧毁
1905年9月2日,清廷颁布诏令:“自丙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由此宣告科举制在中国的终结。其实此前数年,乡村知识精英便已大量流失。
清末外交一塌糊涂,屡战屡败割地赔款,朝廷负担不了的赔款只能分派给各省,而各省亦分派给各县。在传统政治框架中,各地"局面"由乡绅主持,他们靠个人威信说服乡民纳税,承担国家义务,而政府也鼓励乡绅介入管理,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乡绅会代表地方百姓抵抗官家的不合理要求。
然而,沉重的赔款压力让乡绅遭遇道德破产,且官员常常绕过他们,直接找地方“能人‘来敛税,乡绅们昔日的地位渐渐被豪强、劣绅替代。加之清朝开放内地后,形成许多现代城市,生活远比农村方便,且为文化人提供了工作机会,故清末大部分乡绅搬到城镇中居住,很少再介入地方事务。
于是,传统乡绅开始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这个转型,带来了异常深远的影响。最起码一点:《红楼梦》中所反映的那种生活方式从此一去不返,今天的读书人已很难与小说中人物的情感形成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