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这一年我获得新生励志人物故事(3)

时间:2021-08-31

  虽然身在哈佛,与深圳有十几个小时的时差,但王石几乎每天晚上都会跟万科总部开视频会议。在一年一度的公司内部沟通会上,他从美国发回视频,视频是在哈佛大学JFK政府学院外的草坪上拍摄的,王石的背后是一群悠闲的大雁。

  “在中国,民营企业生存不难,但发展模式相对粗放。要沉住气,不能急于求成。我意识到了差距,所以来这里学习。”王石说,“在哈佛,我希望学到更多西方的管理思维。1983年,我到深圳创业,看的第一本书是汤因比的《历史研究》。2011年,我在哈佛图书馆看两本书:曼德维尔的《蜜蜂的语言》和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管理》,都是英文版,受益匪浅。”

  60岁的新生

  在美国,王石每天会抽出至少40分钟发微博,他说:“一来是方便与国内联系交流,二是训练文字简洁表达的能力,三是接受各方批评与谴责。”

  他的微博跟国内其他几位房地产大亨相比显得十分“另类”,既没有任志强那样的“火暴”脾气,也不像潘石屹那样爱凑热闹。他发的最多的照片是关于他家里的两只猫、一条狗和一头小香猪。

  在微博上,他两次提出“人生抛物线”理论。他说:“人生就像一颗从枪膛里飞出的子弹,我的最高点已经过去了,现在处在下滑期,应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了。”

  他的微博头像是一张他坐在电脑前面拍的照片,戴着眼镜,嘴角微微下垂,脸庞清瘦,法令纹很深。一位网友指出这张照片显老,建议他换一张。他回复说:“变老是规律,下次换头像会显得更老才对。”

  “60岁是上老年大学的年纪,我却跟16岁的人一块儿混,这是另一种对生命极限的挑战、一种更不动声色的咄咄逼人的表达。”王石说,“哈佛的这一年,我感觉自己获得了新生。”  他去银行办信用卡,因为在国内没有自己办卡的经验,他足足跑了5次银行,花了一个月才办成;他去超市买东西,搭地铁,乘公交车,经常搭错车;他每天晚上一边温习功课,一边烧水冲咖啡,结果那个烧水壶被烧红了3次,塑料壶盖都被烧化了……

  王石说:“我的游学计划可能会延长,哈佛大学的游学可能会从1年延长到2年,接着去欧洲继续游学3年。未来10年,我的身影会经常出现在国内外高校。”

  一位曾在万科工作多年的员工评价说:“王石让我联想到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一句话:‘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待在光明之中,而是从远处凝望光明,朝它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间里,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实。’而王石给人的感觉,就是他的前面有一束光,指引着他永远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