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他是怎样迈过初始门槛的草根创业故事

时间:2021-08-31

  一、摸索半年才开始进入圈子

  主人公本科学的是资环专业,硕士环境工程,从事大气污染扩散预测模型研究。最近北京闹得沸沸扬扬的PM2.5事件可以说是他的本行,汗颜的是他竟忘的差不多了,最后误打误撞进入移动互联网圈,转眼已经一年多了。

  他在公司主要是负责对外这一块,刚开始两眼一抹黑,谁也不认识,也不知道怎样才能进入这个圈子。只知道想方设法往这个圈子里挤,还好当时在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现在总结起来就两条:线下,圈内大大小小的聚会、路演、大赛什么的都参加;线上,圈内有名的大佬、媒体、科技博客都关注了,每日必看,恶补相关知识。终于半年左右的时间,圈内投资人,媒体朋友都认识一些了,对于移动互联网有了更深的理解,慢慢进入这个圈子。

  总体上来讲,互联网圈更平等,气氛活跃,但些许浮躁,有时感觉像娱乐圈,口水仗不断。

二、坦然面对巨头竞争

  当初率先切入中文语音助手这个领域时:用户量增长数据非常漂亮,投资人不断寻求接见,时不时有媒体联系报道,一切看来都那么美好,顺利的有点不正常,但团队清醒的意识到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

  果然当竞争对手尤其是巨头进入这个领域时,立即感受到了巨头的能量。双方的比拼是立体、全方位的,包括产品、运营,渠道,宣传等各个层面的竞争。

  这时候会发现巨头的产品轻松挤到各大渠道显眼的位置,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各种业内会议给他们产品颁奖,圈内人士交口称赞。与此同时,投资人开始和你保持距离,开始观望,担心你能走不远。

  双方所拥有的资源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尤其是像这类产品,无意中进入所谓的死亡禁区。很多投资人出于好意,劝我们趁暂时领先,赶紧认个巨头当亲爹。娱乐圈干爹管用,互联网圈亲爹才管事。

  他们选择了坚持,一往直前,因为没有时间担忧、焦虑。这一年多来,认真踏实的做产品,持续创新,快速执行,努力争取各方面的资源,在与巨头的竞争中并没有落下风,以实力赢得了他们的尊重,这是深感自豪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