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商业漂流名人故事(2)

时间:2021-08-31

  对好莱坞而言,投资过亿(以2000年标准)的大制作商业片有较为成熟的价值标签或制作公式:特效、明星、强烈的戏剧冲突,但李安在执导绿巨人时试图将自己的人文气质、或者说导演的独特标签加入到这一游戏规则中,结果观众并不买账,而显得李安很难驾驭大制作商业电影。

  有趣的是,如果仔细分析今天的《少年派》,会发现《少年派》在大量特效戏中,加入了宗教、信仰、甚至成人世界的暗黑故事,在本质上和他在《绿巨人》做的一样,甚至更露骨——有些明目张胆地为一部商业制作披上文艺的外衣。

  所以,一部失败,一部成功,变的不是李安,而是电影观众的口味。

  对很多电影消费者来说,应该还记得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以及《盗梦空间》,在接手蝙蝠侠之前,诺兰在某种意义上还只是好莱坞的一个独立制作人,他擅长“肢解”电影的叙事结构以挑战观众智商,但之后诺兰逐渐变得比主流还主流,而斯皮尔伯格在新世纪,特别是第二个十年已经日渐失势。

  这代表了观众的口味在变化,主流商业片的价值主张在翻新:骨子里,好莱坞过去的商业片公式:戏剧冲突,明星,特效依然有效,但习惯了它们轰炸的观众已经把这些电影归结到“爆米花”电影,观众们需要电影产品在提供上述价值时,能够增添新的价值,比如诺兰对叙事结构肢解从而带来智商上的挑战,再如李安为电影注入的李安式人文精神,甚至隐藏的暗黑世界——他们一定是看似难以理解,但又不会给观众设置太高的思考门槛。

  这被一些业内人定义为“第三种类型片”,而不断积累且靠拢的李安们终于因缘际会,握住了时代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