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关于名人创业励志故事,大家来阅读参考一下吧!
怎样创立百度的在回国创业前,李曾供职硅谷着名的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在那里,李彦宏亲历了infoseek在股市上的春风得意以及之后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惨淡。李彦宏还将自己在美国积累的经验写成了一本书《硅谷商战》。经过大起大落,李彦宏明白:股市上的瞬间成功,很可能是最致命的诱惑,股价的疯狂上涨曾掩盖了企业自身的问题,在网络股泡沫崩溃后,这些问题又给不少网络科技企业致命一击。
李彦宏在1999年底回国创办百度,那时的他几乎默默无闻。斯时,上一轮互联网泡沫狂热到了极点。而怀揣120万美金风险投资的李彦宏,被朋友调侃为像小老板一样神色慌张地在北大校园里张贴招聘广告。招到6名员工后,李彦宏在北大一间不起眼的办公室里开张营业。他穿梭在北大校园里,仿佛一位邻家大学生。李彦宏一向寻求将美国的硅谷创业模式和自由it精神移植到中国。在百度,员工穿着随便,没有上班打卡的限制,上班时网上聊天和打游戏被视为正常。李彦宏对员工只有两条禁令:不许带宠物上班,不能够在办公室抽烟。李彦宏嗓音醇和磁性好听,讲话既不高亢也不低沉。
他为人温和内敛、思维缜密,也正正因李对一些事情交代得过于琐碎,员工们私下则戏称之唐僧。李彦宏确与唐僧有几分相似。投资商曾要求李在半年内烧光120万美元,李彦宏却保守地做了一年的预算。当然,这也换来了员工对李彦宏的又一个绰号:抠门老板。但唐僧式的保守让李彦宏和百度抵御了互联网寒流的袭击。正如唐僧坎坷跋涉西天取经的专注一样,即使不被人明白,李彦宏始终对中文搜索技术情有独钟,梦想做属于中国的全世界最好的搜索引擎。为了这份痴迷,他甚至砍掉了利润丰厚的彩信业务。我们只做一件事情,这就是中文搜索。李彦宏说。李彦宏喜爱古诗词,取名百度的灵感就取自辛弃疾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
在百度上市前的路演中,李彦宏对美国听众把这一中国名句做了一个幽默、浪漫且形象的解释:一个痴情的男生千百次地搜寻他的爱人。这位唐僧有敏锐的嗅觉,他注意到:google公司开始凭竞价排行的商业模式迅速成长,其盈利秘笈是:凭借技术领先而以点击量收钱,以域名登记为例,排行在前面,一个点击能够收费5到10美元,注册一个就收100美元。百度的盈利模式很简单,主要向门户网站带给搜索技术服务,按照网站的访问量分成,向门户网站收取费用。李彦宏意识到原有模式只能是为人做嫁衣裳,他欲让百度转
身,做成类似google的搜索门户。但此想法却遭到董事会抵制,2001年在深圳举行的关键会议上,董事们态度坚决地反对李彦宏他们认为李的想法是疯狂、不理智的冒险。外表温和的李彦宏被激怒了。应对众口一词,李毫不怯场,大吵大嚷,指责董事会保守和懦弱,甚至当场怒摔手机。最后,被震惊的董事们勉强同意李的冒险。
2001年10月,百度推出全新商业模式搜索引擎竞价排行。此时,百度一天的点击量寥寥可数。李彦宏深知:百度务必在google的阴影下学会成长。最后,百度认真研究中国文化,推出了更贴合中国用户使用习惯的中文搜索。李的竞价排行方法也立竿见影,竞价排行带来的销售收入直线上升,百度2003年销售额是2002年的5倍,并在2003年实现盈利。
进入2005年,百度收入持续增长,在中国国内互联网的市场占有率为44。7%。这种高速增长的势头受到华尔街投资者的追捧,并最终在纳斯达克引起轰动。在纳斯达克引起轰动后,李彦宏遇到新的挑战:华尔街分析师质疑百度股价;全球五大唱片巨头起诉百度在音乐搜索方面侵权;网络上的反百度联盟仍然不依不饶;竞争对手的拥趸也指责李彦宏在竞争中使阴招。这时候,google的创始人佩吉和布林也开始向李彦宏伸出橄榄枝,表达合作愿望,并在百度第三次融资时购买了2。6%的百度股权。事实上,google依然具有卷土重来的强大实力,百度在纳斯达克发行股票后,google还以颜色再次配股融资40亿美元。在google虎视眈眈之下,李彦宏务必带领百度学会如何更好地应战和成长,温文尔雅的李一向拒绝被收购。将会继续持续独立发展。
在企业的初期状态,目标是一个暗藏的、朦胧的意识。正因你还很弱小,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企业还缺乏把握,无论你具有怎样的信心,目标对于初创企业至多是一个远大抱负,因而无法量化与明确。
柳传志:做“倒爷”被骗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
老帅柳传志在2月初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联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时候我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柳传志自剖心迹,虽已年逾65,但激情不减当年。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时任计算所所长的曾茂朝(现任联想控股董事长)也一向在私下里鼓励手下创立公司。已年逾40岁的柳传志主动提出了要创业,“我40岁的时候是正因前面没有路可走,因此选取了创业。”
当年10月,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即联想前身)“授命成立”,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组成三人核心成员,柳担任副总经理。曾茂朝将计算所的传达室交给柳传志使用,又给了20万元开办经费,还给予了很多不成文的支持:不受限制的招纳本所人员,能够使用所里的技术成果,员工能够使用自己原先在计算所里的办公室、电话以及所有资源等。
虽然支持很多,但是从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几个月里,公司里最令人头疼的是不知道去干什么。柳传志之后回忆,“当时实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因此能干什么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于是,包括柳在内的所有员工都当过“倒爷”、“板爷”,在中关村拉平板车去卖户外服装、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之后正因听说倒买一台彩电能赚1,000块,联想也跟着去做。当时有说法“骗子比彩电还多”,尽管柳传志留意谨慎的叮嘱要看到电视才付款,他们也的确看到了电视,但是等钱汇过去,对方却消失了,联想一下被骗去14万元。公司一下子更加艰难。
到了1985年,所有可能为公司带来收入的各种业务几乎试了一个遍。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将计算所倪光南主导开发的“汉字系统”带到了公司,成果产品化后就是之后知名的“汉卡”。当时电脑大部分靠进口,全是英文系统,务必装上汉卡,每台电脑经过改装后利润高达一、两万元。联想在6个月内至少销售出了100套,为公司带来了约40万元毛利润。
曾茂朝的妻子,计算所研究员胡锡兰就在1985年的`夏天从自家楼上看到了一个难忘的场景:烈日炎炎下,柳传志和李勤(现任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等人正在人拉肩扛,将一堆微机从大院门口搬进来,柳传志满头大汗,衣服湿透,而李勤把裤子卷到了大腿上,气喘吁吁。回想当日情景,柳传志之后表示,“我们第一桶金就是靠出卖技术劳力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