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课改故事分享(2)

时间:2021-08-31

  我大胆地尝试,用自己写的散文《在那遥远的地方》来给学生练习阅读与鉴赏,但文中不标明作者,让学生在浑然不知作者是谁的前提下进行散文阅读鉴赏实践,感受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作者和命题者。经过简短的方法点拨后,让学生阅读作品,完成课堂练习:

  (1).从文中找出1--2个你觉得是重点的词语,并简要说明为什么。

  (2).你觉得文中的哪个句子段落值得认真体会?为什么?

  (3).分条概述作品的内容或情感。

  学生们纷纷争着在黑板上书写自己找出的重点词语,共有20来个,然后逐一分条说明选出词语的理由,其中几例为:

  遥远:(1)说明小山村的独特位置,远离城市;作者离家乡远,对家乡有无限的思念;空间的距离是遥远的,但在作者的心中,家乡却永远相伴,并不遥远。(2)说明作者远离家乡,借用歌曲名,可体现家乡在作者心中的美好;间接说明小山村的地理位置偏僻,远离城市的喧嚣;即使有着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作者与家乡父老乡亲也心连着心。(3)在题目、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中都出现,字面意思是偏僻,深层意思是在作者的记忆深处,表明思乡的深切;空间的距离遥远,心灵上却很近。

  咸涩:汗水的确咸涩,如果不是烈日当空,山路难行,负重而归,村民便不至于汗流满面,尝到汗的咸涩;许多村民也许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大山,文化程度也低,但他们世世代代勤勤恳恳地将汗水灌注给脚下的土地,铸一方山水以灵魂,是中华民族亿万劳动人民勤劳、善良、执著的精神的代表。

  莽莽崇山峻岭:写出了小山村的特定环境,周围都是高峻、险拔的大山,也写出了小山村环境的险恶,父老乡亲生存的艰难。

  学生选出的重点句子和理解,例如:

  “对于人来说,任何因素都可以促其成长,人与人能否成长的区别,仅在能否用好这些因素而已。”人的成长是内在与外部的共同作用,文中“我”的成长是离不开多种因素,但更在于自身的接受与改变,这对我们是一种启迪。

  关于文章的内容或情感,学生分述为:

  1.对家乡的赞美,对家乡人的赞美,文章开头写了小山村的偏僻,路难走,但人们从未抱怨,赞美了他们不畏艰难;母亲一字不识却甘愿为人民服务,赞美了他们甘于奉献;苗族同胞在艰难的环境中得以生存,赞美了他们的坚韧顽强。这些都是大山赋予的,是家乡赋予的。

  表现了作者对小山村的怀念,对父老乡亲的思念。

  2.写乡路表现出乡亲们的坚毅、坚强与村庄的历史之久,表达出作者对崇高人格的赞美和对曾经养育自己成长的村庄的敬仰。

  写家中父母兄长的生活片断,抒发作者回忆生活往事后的深刻、复杂的情感和对山村生活的热爱。

  3.文章通过对“遥远的地方”的深情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怀念,表达对那种顽强精神的敬佩,赞美这种坚韧的精神。

  课堂上学生交流这次教学中的收获,很有意义的有:

  1、虽然有很多专家听课,但却没有造成我们班的压力,而是成为了动力,课堂中学习气氛很浓,上黑板写关键词语的时候,我也参与了,黑板上有各种各样的关键词语,把专家们都逗乐了。

  《在那遥远的地方》的中心思想是赞颂少数民族坚强执著的顽强抗争精神,抒发作者对大山的热爱之情,具体说来,也就是对在逆境中拼搏的精神的赞美,这一点给我的感触是:无论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学会勇敢面对,并且不断拼搏,这是对一颗心是否坚强刚毅的考验,也是人类的一种宝贵的精神。

  课上有的同学认为这篇文章使大家都开始学会从内心来审视一篇散文,也有同学增长了对散文知识学习的能力,还有的同学真的引起了内心的共鸣,课上的情况很感动人。

  2、我所学到的:鉴赏散文时,应找出文章中多次出现的重点词句,据此推敲文章的大概思想主线。要深入文章,并走进作者的内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在顺境中,要利用有利条件更好地促进自身早日成材;在逆境中,更要努力奋进,挑战困难,将不利转化为有利。

  3、在阅读文章时,应用审美的眼光去欣赏,以达到“三位一体”的.心灵碰撞。感情是作文的灵魂,只有注入情感的文章才能有血有肉,真切动人。最好的文采,不仅是华丽的辞藻,更是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贫穷,仍是一个困扰人类的话题,作为即将挑起建设祖国的重担的青年一代,思考并探索如何将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化为实际行动,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还想建议同学们,今后不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应该忘记自己的家乡,要尝试着将我们贵州、我们贵阳发展,强大,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这片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

  4、我学到了幸福的秘诀:语文需要眼光,发现其中的美;生活,同样需要眼光,发现其中的美。

  “对于人来说,任何因素都可以促其成长”,而这因素不外乎两点,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若是有利因素,则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了。若是不利因素,也要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这份相信,这份执著,需要一个支撑,这个支撑就是生活的眼光。

  挫折与困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艰涩,更是成长。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成长需要代价,生活中的天堂地狱之别,是人心灵上的一层膜,像是玻璃上的水雾。看到荆棘,看到坎坷,你会感觉到万分痛苦,愁绪剪不断,理还乱,那么,你是地狱的一员;如果你同时也看到黑夜过后的曙光,恭喜你,天堂的大门为你敞开。当然,幻想着明天而不努力克服现在的困难也是不可取的,关于克服生活中的苦难这一点,时间并不能帮你解决,反而会加重苦难。

  偶尔会想尝一下黄连,苦中找一点甜。

  对于涉世未深的我们来说,高考无疑是目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我心中,高考考的是我们的文化、能力,更是对一个人品格的培养。一路上,我们的毅力、心理承受力都会慢慢加强。用生活的眼光来看,这不是一个绝好的成长机会吗?高考只是人生路的一道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面临更多更高的坎儿,如果连高考都应对不了,以后的路又该何去何从?  而幸福,就在背后。

  5、这次课堂十分灵活,收获也比一般上课时来得多,现代文阅读比其它模块的语文题目更注重考查对于文章精神、情感的体会、分析,所以得分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因素,这次的现代文阅读真真切切让我们感到了心灵的碰撞。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情感,这篇文章在字里行间展露得淋漓尽致,很容易引起有相同或相似经历的人的共鸣。单纯从欣赏散文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在情与景的融合上也是极佳的,况且通过几个指引性的问题还将深度引到了人生哲理的境界。总之,赏文中情,品文中意,是现代文阅读的必然要求,必要时甚至会要求你身临其境地换位思考,以得到比高分数还更重要的益己的人生哲理。

  这次教学活动,用听课的专家和同仁的评价来说,那散文作品中的人文思想,与张承志的《大河家》差不多,文章写得很‘实’,不浮躁,不虚华,去掩饰。选文没有用高考真题,也没有用名家名篇,而是执教老师自创的散文,新颖,亲近,大气,质朴,厚重。这样的文章,能够贴近学生,打动学生。用自己的文章教学,会有预想不到的效果。分析的是自己的思想,表达的是自己的情愫,当然有话可说,且能说好。这是一堂令人耳目一新的课。大部分时间,都是放给学生的。学生讨论的环节,很放得开,是很精彩的。主要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一是高。执教老师是站在命题老师的高度,精心设计、精心执教。如果没有对高考命题的精深研究,如果没有对高考题型的准确把握,很难想象能上出这样的课。二是新。新在教学理念,新在选文。充分调动学生,充分展示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学生自始至终是课堂的主体。

  有了这次可贵的散文阅读实践的教学,于是,哪怕在时间急促的考场上,也会有学生关于成长的感悟:“成长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成长是一个叛逆的孩子自我反省;成长是因一句话,一件事,一个人而顿然醒悟。当你回想起成长的路,你最怀念的是什么?你最开心的是什么?对我来说,是听他的课,是有他指引我的成长。”还有文情并茂的叙述:“他用他的言传身教教导我们如何做人,要怎样秉持自己,要如何承担未来的重任,每每这样的时候,他一边说着,一边望着全班,眼中充满热忱与希冀,寄托他对我们的厚望。”更有不乏美化的崇敬:“因他的平和与宽容而流下成长的眼泪,我依稀的从泪光中将他的身躯看作一座洁白的灯塔,在这花红酒绿的世界中为我们指引方向。只恨这篇幅太短,我的文字太过繁琐,不能说清,不能向您致敬——我的指路人!”(引文均选自我校2011届高三9班张鑫宇一次关于“成长”的自选角度自命题的考场作文《成长的指路人》)

  不仅如此,学生毕业以后,还表示要一如既往,不仅学语文,更要从所有学科中学做人。于是,还有《勇爷的频率》见诸《贵阳晚报》:“正是这种频率才让我真正感悟到语文的魅力,更懂得了人生的多彩。岁月荏苒,光阴依旧,勇爷的频率必将在我心中永存,并影响我的一生。感谢勇爷的频率。”

  教坛似乎没有什么故事,平平淡淡,静若止水,可说是生活中的无声之处。但若呕心而言,倾情宣泻,无需掩饰,无需造作,学生或许会听到一两声终身受益的“惊雷”。

【教师的课改故事分享】相关文章:

1.故事分享明明

2.求职故事分享

3.炉子故事分享

4.寓言故事分享

5.正能量故事分享

6.学会分享小狗的故事

7.儿童节故事分享

8.金刚经故事分享

上一篇:求职故事分享 下一篇:正能量故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