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爱情故事(2)

时间:2021-08-31

  安娜问郭沫若:“你爱她吗?”

  郭沫若回答:“自然是爱的,我们是同志,又同过患难。”

  安娜又问:“既是爱,为什么不结婚呢?”

  郭沫若说:“惟其爱才不结婚。”

  他说得很巧妙,很机智,但终究有些模糊、含混,让人不得要领,好像不是在回答问题,而是在谈论婚姻中的哲学或哲学中的婚姻。安娜要实际得多,她指着草席上睡熟的三子一女,对郭沫若说道:“是我阻碍着你们罢了,假如没有这许多儿女,我是随时可以让你自由的……”

  以上所写根据郭沫若的自述《离沪之前》。内山完造在《花甲录》中说:郭沫若是由“一个穿着军装的可爱的姑娘陪同来的,在我家里住了十几天。这个姑娘生在安徽,据说年迈的父母亲是日本留学生,因而她会讲日语……那时候,郭夫人(富子)从广州先一步归沪,赁居在我家附近的一所小房子里,她与这位姑娘之间有些争执”。还有一种说法:安琳到上海后曾去过郭家并住在那里,当时她告诉安娜郭沫若曾追求过她,安娜听了好像在安慰她似的说:“男人嘛,都是这样,你别介意。”这些说法都同郭沫若的自述有所不同,似乎暗示了安娜和安琳的关系有某些微妙之处。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肯定的:郭沫若和安琳在患难中产生了相当深厚的感情,套用那个时候的时髦语言,就是“革命加恋爱”,或者是“借恋爱的力量来增进革命的热情”。郭沫若在自述中承认他“爱”过安琳,不过这种“爱”仅限于“精神上的表现”,因而是“不充分的”。朱其华在《一九二七年底回忆》中,把郭沫若和安琳描述为“当众性交”的色情狂,纯系恶意的歪曲,断不可信。因为郭沫若和安琳都是革命中人,革命队伍有严格的纪律,再说在兵荒马乱,形势万分危急之际,哪有那份闲情逸致?

郭沫若与日本妻子安娜及孩子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