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书法介绍

时间:2021-08-31

  郭沫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善于草书,以“回锋转向,逆入平出”为学书执笔八字要诀,展现了线条涩重苍厚、用笔起落急缓大胆的创造精神。郭沫若早期有着碑学功底,至后来的融汇碑帖,再到晚年的风貌独立,显出激情洋溢、涤荡乾坤的浪漫风采,形成风靡神州的郭体书法。郭沫若早年流亡日本,书风尚未形成,但其洒脱自然、洋溢着真性情的尺牍书法,亦显现出晋唐人的风致。在抗日战争的时候,郭沫若回到国内,为抗战奋笔疾书,其诗词创作常与书法相结合,笔墨间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其书法特点逐渐走向大众化:在字型结体、笔法起运、章法行气等,都有了转变,格调刚柔并举,或含蓄温和,或疾厉昂扬,这也成为郭沫若书法走向成熟的前奏。最终郭沫若书法成熟、风格更趋强烈、创作也更为旺盛,“郭体”渐渐形成。郭沫若书法风貌精气饱满,形式与内容有新的开拓,风格的独创性显示出激情洋溢的浪漫风采,形成风靡神州的“郭体”书法,成为二十世纪学者型书法家的一个典范。

  郭沫若的书体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其中草书的特点是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其中精妙之处,在于“意”的挥洒和“韵”的和谐。其楷书作品虽然留存不多,却尤见功力,气贯笔端,形神兼备。按现在风格成型的“郭体”书法来看,郭沫若的颜体最多,其曾在《洪波曲》中说:“我从前也学过颜字,在悬肘用笔上也是用过一番功夫的”。从他的自叙可以看出他早年师颜鲁公的用功刻苦,其宽博的造型,朴茂、敦厚的线条,以及横轻竖重的笔画质感都与颜体的基本特征相符,郭沫若在文学上的成就使他拥有了人格的浪漫与文化思想的深刻,转换成书法作品时,即有了“意”的挥洒与“韵”的天成。如果以郭沫若在文学、人格上的浪漫与文化上的“狂飙”来视其书法创作,应该是耐人寻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