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相见以诚》练习及答案(2)

时间:2021-08-31

  没有诚意的人便没有勇气,这种人鬼鬼祟祟,专门损人利己,做不来一件堂堂正正的事,说不来一句堂堂正正的话。一耍装腔作势,立刻便露出了自己的尾巴,但他们也有一项外来的资本,便是靠他人也没有诚意,只要你有一毫私心,有一点软弱,他们便抓到了你这项缺点,于是威胁,利诱,千层的蜘蛛网便罩到你的身上了。这样的现象四处都是,而以黑字写在白纸上的特别明显。但今天是应该相见以诚的时候了,拿出诚意来,大家正大光明地做些对得住人民,也对得住自己的事。

  (选自《沫若文集》第十三卷,有删节)

  【注】本文作于1945年年底。

【练习】

  15. 文章开篇并未直接从“相见以诚”的论题切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16. “相见以诚”中“诚”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请简要说明。(6分)

  17.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参考答案】

  15. 开篇从反面论述事实的重要性,列举、剖析事例,得出结论;与下文形成正反对比,为“相见以诚”的观点提供依据;使文章结构严谨,说服力增强。(6分。每层2分)

  16. 直面过错的诚心(或责任心);老实做人做事的诚实;不存私心的诚意。(6分。每点2分)

  17. 先引“事实胜于雄辩”的格言,强调违背事实只能失败;再阐述专靠欺诈无以成功的道理;最后点明必须相见以诚,正大光明做对得起人民和自己的事的主旨。(6分,每层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