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教案 郭沫若(2)

时间:2021-08-31

  四、再读课文,解析内容

  1、那么,屈原又是借助于哪些事物来表达这样的感情的呢?请男女生轮读课文,注意要读出慷慨激昂、悲壮的感情。

  2、纠正读中的错误。

  3、可点拨引导理解屈原对事物的两种 态度,找出东皇太一诸神的形象。

  4、一些作家在作品中往往借助于一些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达自己抽象的思想和情感,这种写法就是象征的手法。譬如玫瑰象征爱情,蜡烛象征无私奉献的教师,小草象征一种顽强的生命力。。。。。。那么,屈原在内心里赋予这些事物怎样的象征意义呢?

  讨论、引导、明确:(幻灯片)

  风雷电——变革现实的力量

  东皇太一诸神——无德无能的统治者

  五、跳读课文,品味语言

  此文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屈原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对黑暗社会的痛斥和要摧毁黑暗社会的愤懑之情。那么,你是从那些句段中体会出来的呢?

  (修辞、表达效果、指导朗读)

  六、总结全文,延伸课外

  1、简说背景,明确作者

  如此激越的文字,诗化的语言,是不是屈原所写呢?——郭沫若。这是郭沫若在国名党反动派们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创作的。郭沫若借屈原这个艺术形象,借屈原之口来表达了自己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对蒋介石反动派的愤恨之情。

  2、小结全文,引向课外

  此篇独白不仅展示了屈原的性格和情怀,也反映了郭沫若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对反动统治者的愤恨。可以说,是古今两位大诗人的激情和而为一,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文化大餐,也是我们在激情的诵读中感悟到了诗人那炽热的爱国之心。郭沫若、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请同学们课下收集两位大诗人有关的资料和作品,于阅读交流中感悟他们的爱国情怀,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