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顾城诗歌中的“寻我”情结

时间:2021-08-31

  顾城这个敏感而脆弱的诗人,短暂的一生中都在追寻着“我”,这个“寻我”的过程也表现在其诗歌中。

  在《“无目的的我”――顾城访谈录》中,顾城对作者谈了很多关于他诗歌中出现的大量的“我”的内容,无论“自然的‘我’”,“文化的‘我’”,“反文化的‘我’”还是后来“无目的的‘我’”……这些都表明顾城在探寻与思索中苦苦寻求“我”,我是谁?我向何处去?我存在的意义……他诗歌中无数的“我”则可以看作顾城对于“我”,这个看似简单,实则饱含无限含义的词的特殊情结。“情结”,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主要是描述一组感觉和观念。这些感觉和观念相互关连,由于个人情绪中的重大伤害产生出来的”;“一个人在过去曾受到某件事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大的使他潜抑了它,把它埋进潜意识里去”。并且,它能“放出一种能量,影响周围的每件事物”。[1] “情结”是一种人身上独特的心理现象,它连接着过去,影响着现在,并且可能很长时间会伴随人一生的情绪、感觉或观念。顾城童年的乡间生活,少年的城市生活,成年的海外生活都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灵感和动力源泉,转换与迁移使他的诗歌呈现一种不断的“寻”的过程,它不是某个时期的突然的顿悟,而是持续一生的思索。这是顾城这个敏感而脆弱的诗人对生命独特的感受。“寻我”,寻求个体生命意义,是顾城终身的情结。“我”总是在与“它”的关系中存在的。顾城对“我”的寻求,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分析顾城诗歌中的“寻我”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