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岳阳楼记》导学案(3)

时间:2021-08-31

  课后积累

  1.一词多义。

  (1)和: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2)通: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

  (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4)空: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5)一:一碧万顷(一) 长烟一空(全)

  (6)极:南极潇湘(尽,直通)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摇此乐何极(穷尽)

  (7)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8)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2.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

  3.词类活用。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4.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气象?摇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2)微斯人(微?摇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5.特殊句式。

  (1)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状语后置)

  (4)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定语后置)

  (5)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6.流传至今的成语。

  (1)气象万千?摇(2)心旷神怡?摇(3)政通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