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不见》全诗翻译赏析(3)

时间:2021-08-31

  深情的怀念最后化为热切的呼唤:“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诗意承上“飘零”而来,杜甫为李白的命运担忧,希望他叶落归根,终老故里,声声呼唤表达了对老友的深长情意。“匡山”,指绵州彰明(在今四川北部)之大匡山,李白少时读书于此,这时杜甫客居成都,因而希望李白回归蜀中正是情理中事。就章法言,开头慨叹“不见”,结尾渴望相见,首尾呼应,全诗浑然一体。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饰。律诗往往借景抒情,或情景结合,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如五言律体,前起后结,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诗薮》)杜甫往往打破这种传统写法,“通篇一字不粘带景物,而雄峭沈著,句律天然”(同上)。这首诗就是用的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感情深厚,同样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采用这种写法必然要吸收口语、散文的成分入诗,首先是剥落华藻,语言质朴自然,如本诗语言看似平常,却写出了对友人的一往情深;其次是通过散文化使精工整饬的律体变得灵活多姿,便于传情达意,如本诗用虚字转折诗意,使对偶不切等。这种律诗改变了传统的妃青俪白、四平八稳的老调,增强了律诗的表现力。

  这是今存杜甫怀念李白的最后一首诗,题下自注:"近无李白消息"。诗当作于上元二年(761),当时杜甫在成都。诗中表达了对李白的同情、担忧和思念,并期待李白结束飘零生活,回到四川来。但次年,李白就死在安徽当涂县了。诗中写李白佯狂傲世、才思敏捷、飘零嗜酒,都颇能表现李白的特点。天宝四载杜甫与李白同游齐鲁时作《赠李白》诗中有"痛饮狂歌"、"飞扬跋扈"语;又《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可参读。"吾意独怜才",可见杜甫对李白的偏爱和相知。《读杜心解》云:"'不见'、'可哀'四字,八句之骨。只五、六着李说,余俱就自心上写出不见之哀,笔笔凌空。" 知音难觅,千古共嗟。故韩文公愈《别知赋》云:“惟知音之难得,斯百一而为收。”甫之于白,允为知音,痛其遭际,怜其才具,且形之于诗,此即其一。四十字不加藻饰,不用事典,只是平平道来,以其从肺腑中流出,便成好诗。即所谓情之所至,诗亦至焉。“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为太白传神写照,其才具遭际亦尽于此联中。太白倘能一读知交此诗,亦足慰平生矣。